但如果她们家立刻回归原来的生活,跟以前那样吃不饱穿不好,时刻惦记下顿吃什么,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那日子还真没法过下去。
姜梨的表情很淡定:“嗯,我们是该存些钱为以后做打算。虽然如今的日子很安逸,没有烦恼,但我们也需要有居安思危的觉悟。”
说是这么说,但姜梨另有打算。
如果靠卖菜谱和其他东西,她可以轻轻松松挣更多的钱,但她打心里不想这样做。
她担心家人们的思想会因为太过于舒服、没有压力而被摧毁,到时候日子越过越不得劲。
所以,她要让家人们有危机感和使命感,要让她们动起来,让她们的劳动转化成价值。
当然,这一点她是不会让杜秀红知道的。毕竟如果杜秀红知道还有其它后路,心态肯定会发生变化,她不想改变大家的心境。
……
坐在牛车上,陈氏有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以往她去镇上卖绣件的时候,觉得花一个铜板都像割肉一样疼。
而去哥哥家做客的时候,还要精打细算一番,看看该花多少钱,千万不能买多了东西。
现在不缺钱了,她可以买这买那,连眼也不眨一下。她甚至可以掏些铜板给哥哥,想想就觉得有面子。
这小日子过得真不错,要是能一直这样该多好呀!
第66章 糯米饴糖
第二天上午,李大娘和杏花吃完了早饭,才过来姜梨家。
而姜梨和杜秀红早早就忙活起来,这会儿正忙得热火朝天。
凌晨的时候,姜梨特意用水提前浸泡糯米,等天亮之后,便可以捞出来上锅。
这糯米不能直接放在锅里水煮,必须隔水蒸,要不然出来效果。
姜梨提前把十几根小指粗细的短枝条固定成一个网架,搭在已经放好水的锅中,然后垫上一块结实的白布。
这白布被摊开后,往上边放上沥干水的糯米,将其铺均匀。再盖上锅盖,便可以蒸饭了。
由于这糯米提前在水里浸泡了两个多时辰,所以吸收了不少水分,直接蒸出来之后,米饭饱满完整不粘连,颗粒分明。
这蒸煮的时间要根据糯米的厚薄程度来决定,火候大的话,大概二三十分钟就行了。
姜梨蒸饭的时候,李大娘正忙着把麦芽切成碎末,一会儿备用。
杜秀红则忙着发麦子,并做好记号。
由于麦芽要长好,大概需要六天左右,所以她们每天都要发一批麦子,好确保六天后有得用。
如此一来,厨房里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容器,比如烂箩筐、旧水桶、竹粪箕,还有变了形的菜篮子。
这些东西已经坏掉了,在日常中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但拿来发麦芽刚刚好。
很快,大半锅糯米便蒸好了。
不过这糯米热乎乎,滚烫得吓人,还不能使用。得放凉一会儿,才能和麦芽搅拌均匀和发酵。
为了让大家快些上手,姜梨在这个环节并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口述操作步骤,让李大娘和杏花自己来。
二人是头一回干这活。所以有些生疏。不过在姜梨的指导下,还是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手法。
待这糯米放凉之后,微微接近于人体的温度,才把切碎的麦芽碎末倒进去,揉搓、搅拌,使其混合在一起。
接下来的步骤,便和制作红薯饴糖一模一样了,没有多大难度。
因为这糯米和麦芽要发酵几个时辰,才能析出糖浆,所以干完这些活后,李大娘又忙着回家挑水浇地,而杏花则回去做绣活。
不过姜梨事先便和她们打好招呼,由于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工作强度还算小,活儿不是特别多。
不过等所有人都熟练之后,她们的产量也会相应提高,到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闲了。
中午,李大娘和杏花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所以又连忙回来,继续做糯米饴糖。
二人在姜梨的指导下,许久之后才整出了大约两斤糯米饴糖。
虽然时间长了点,卖相也不是特别精致,但总算成功了。
“行,我看大家表现得不错,就继续干个三四天,等彻底上手之后,再慢慢增加产量。”
姜梨对李大娘婆媳很满意,她们积极上进又勤快,而且心胸坦荡没有心机,相处起来特别融洽。
和这种人一块做事,可以说是赚大了,因此姜梨决定后边慢慢给她们涨工资。
第67章 去百味轩送货
忙活了一天,李大娘和杏花特意帮着打扫好卫生后,才拿着工钱回家。
这种工资日结的模式,特别能提高积极性,可以把人的烦恼快速一扫而空。
加上姜梨也不喜欢拖着记着,所以每天收工的时候都会直接结算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