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72)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静静看着他折腾,看他扬起手中的酒杯向火泼去,火苗轰一声窜的更高,火光在他眸间跳动:“我和母亲的恩恩怨怨,从此就了结了。”

吴太夫人下葬后,孙权召集武将议事,提出想进行一次大阅兵,重整军队,希望将领们能暂且交出兵符,等阅兵后重新分配。

周瑜一向最支持孙权的决策,带头交出了兵权,鲁肃程普吕范黄盖等人也跟着纷纷交兵。

徐琨仗着和孙权有亲,平常就行事跋扈,礼数不周,现在更是推三阻四不肯交兵符。

孙权没说什么,反倒增了徐琨的兵,命他去攻打黄祖。

小桥继续勤勤恳恳在训练场帮忙做木工,突然有天她发现一根立柱上的刻痕被削掉了,留下平整的一块削面。

过了几天,传来徐将军战死的消息,她心中疑云密布又不敢多问,只觉得背脊发凉。


作者有话要说:

预计明天晚上6点或者9点更新下一章喔~

第35章 江东之主

徐将军一死,孙权顺利收回了所有兵权。

他正式宣布要大阅兵,并在阅兵后重新整合军队,把表现不好的武将裁撤掉,其下属士兵并入其他队伍,凑成整编。

近来连年征战,损耗严重,大多数部队都已经不足整编,有被裁撤合并的风险,武将们人人自危。

吕蒙跟着周瑜平乱,麾下士兵战死过半,别部司马手下整编应是五百人,他实际只剩两百多人,正属于需要重整之列。

吕蒙担心被降级回普通士兵,每日认真操练。

白露来求小姐给周将军打个招呼,整编时网开一面。

小桥答应会帮忙说情,但心里知道此次所有的军队都会由孙权亲自审阅定夺,如果孙权不满意,周瑜未必肯违逆他的意思,还是要想办法过孙权这关。

送走白露,小桥去城楼上暗中观察吕蒙练兵,他这些兵生龙活虎的,确实是一队精兵,美中不足就是演武的时候看起来稍显混乱。

她仔细观察了一会,试图找出是哪里不齐整,随后她就发现,动作是没问题的,只是他们衣衫太乱了,有些烂了洞露出中衣,有些打了不同颜色的补丁,有些碎成布条随风飘荡,看得人眼花缭乱。纵使动作整齐,因为衣衫凌乱,看起来还是会有混乱的错觉。

她又看了看其他在练兵的部队。那些家境殷实一些的军官,有钱给士兵做统一的服制,观感就好很多。

如果让吕蒙输在家境上也太不公平了。

她派人去买了一批绛色的布,让裁缝做成五百套衣服和绑腿,亲自带人给吕蒙送去:“阿蒙,人靠衣装马靠鞍,你兵练的挺好,再统一服制,一定锦上添花。”

吕蒙惶恐:“我哪里承担得起这么多新衣服。”

小桥无所谓地一挥手:“算我赊给你的,以后你用曹军的人头来还。”

阅兵开始了,孙权走到吕蒙部,只见士兵们皆身着绛衣,显得军容齐整,陈列赫然,演武时动作整齐划一,英姿飒爽,令他眼前一亮。

周瑜也在一旁推荐,夸赞吕蒙作战英勇,平叛有功。

孙权大加赞赏,记住了吕蒙这个名字,把附近的部队并到他手下管辖,让他领兵整五百人。从此孙权就对吕蒙颇为注意,有意把他发展成自己的亲信,常常私下召见。

这次阅兵犹如一次洗牌,孙权清除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掌握了军权。

孙权常常苦恼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以己度人,他一度担心周瑜会独揽大权,功高盖主。结果周瑜在阅兵的时候广泛给他推荐有才能的军官,毫不在意把手里的权力往外分。

他发现世上竟真有周瑜这样能力强却没什么野心的人,大受震撼,心中对周瑜的倚重又多了几分。

随后孙权开始巩固内政。

江东是世家大族们的江东,以吴中四姓“顾、陆、朱、张”为代表的本地士族把持着经济命脉。孙策就是因为得罪了大族才死于刺杀,孙权的统治如果没有他们支持也岌岌可危。

他忍辱负重与世家们合作,把大量官位给了吴中大族子弟,免除了他们的徭役赋税,还宣布了世袭领兵制,允许大族养私兵。

世袭领兵制一颁布,大族们由虎视眈眈盯着孙权转为内斗,都想为自己家族争取最大的利益。人口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世家们为了扩充私兵,天天主动去清剿山越抓壮丁。

孙权受制于世家大族,他知道权宜之计只能先假装和他们坐到一条船上,慢慢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这些妥协和不甘刻在他心上,他把这些都一刀一刀刻在水军训练场的柱子上。

小桥看着那根被削去刻痕的立柱,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徐将军死的蹊跷。江夏之战他的副将校尉都没事,就他一个人没能回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