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110)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孙权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亲自赶去芜湖接周瑜的棺木。

鲁肃语气沉痛地向他禀报:“周都督感染时疫,引得旧伤复发,病逝巴丘。桥夫人投河殉情,尸骨无存。”

孙权神情涣散,无法接受现实: “怎么会这样,他从京口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她,她怎么会连孩子们都不顾,也要为他殉情。”

孙权怀着最后一丝希望看向吕蒙,他知道吕蒙是最耿直的人,不会对他说谎。

吕蒙看着孙权,神情复杂,眼里满是怀疑和失望:“正如子敬先生所说,周将军病逝,桥夫人投江,皆是我们亲眼所见。”

孙权读出了吕蒙眼神中的含义,喃喃解释:“不是我,不是我。”泪如泉涌,扶棺大哭。

第54章 尾声

十五年后。

吴王孙权为他的太子孙登主持婚事。

太子妃周湘由孙权亲自选定,是已故周都督与桥夫人的女儿,曾见过桥夫人的都说周湘长得非常像母亲,容色倾国。

大臣们感慨吴王爱重周都督,厚待他的三位遗孤:长子周循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为骑都尉,并且迎娶了吴王最疼爱的女儿孙鲁班;次子周胤被赐婚了品貌俱佳的孙氏宗亲;小女儿周湘做了太子妃。这无异于分了一半江山给周家。

婚宴上,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吴王望着这对新人,竟激动落泪,泣不成声。

近些年鲁肃、吕蒙、凌统相继去世,步骘被重新征辟,官居右将军、临湘侯。

步骘献上一架琴做新婚贺礼,说此琴是他的故交亲手斫成,他借花献佛,祝愿太子与太子妃琴瑟和鸣。

三十年后。

一位年轻人四处游历,路过一座田庄,突然耳闻天籁,不禁停车驻足。

宅内有人在抚琴,是一首未曾听过的曲子,曲中贯注着倔强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是少见的慷慨激昂的琴曲。

他在庄前伫立良久。一男一女两个幼童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追蝴蝶,发现了他,隔着篱笆好奇地看他:“阿叔站在这里做什么?”

他蹲下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在弹琴吗?”

小男孩落落大方,丝毫不怯生人:“是我祖父。”

年轻人思索片刻,取出自己随身带的琴,席地而坐,也弹起了一首曲子,与宅内的琴音相和,音乐流动如注,疏狂酣畅,如满腔怒火尽泄。

不多时,宅院门开了,一位俊朗书生迎出来,笑问:“客人从何处来?”

年轻人收起琴,拱手作揖:“小生嵇康,铚县人,游历路过此间,偶然闻得仙乐,不知是否有缘见一见这弹琴之人。”

书生拱手回礼:“在下周隐,弹琴的是家父。家父对您的曲子也颇感兴趣,客人请随我来。”

嵇康随周隐进到内室,只见一位气宇轩昂的老先生正在抚琴,鹤发童颜的老夫人在旁边煮茶,茶香袅袅,琴音阵阵,一对神仙眷侣。

嵇康恭敬行礼:“小生嵇康,对音韵略有研究,尤好古琴。偶闻前辈琴曲,如听天籁,因此冒犯以琴音相和,请前辈莫要见怪。”

老先生停下了弹琴的手,“此曲是我所作,灵感源于聂政刺韩傀的故事,我将它命名为《广陵散》。”

嵇康赞叹:“真乃奇曲,精妙绝伦。”

老先生笑道:”方才你与之相和的曲子,也极别致。”

嵇康恭敬献上一份谱子:“此曲名为《酒狂》,是我的至交好友阮籍所谱,愿以此谱赠与先生。”

老先生看了遍《酒狂》的谱子,面露赞许之色:“来而不往非礼也,知音难求,你可愿学《广陵散》?”

嵇康求之不得,赶紧跪坐一旁,虚心学习。

学成琴曲后,嵇康问起老先生的名讳,但他三缄其口。

嵇康无奈:“如果有人问起这琴曲从何处得来,我该如何回答才妥当?”

老先生徐徐抿一口香茗,淡定从容:“你就说,是一位古人所赠。”

嵇康不禁感慨:“如您这般才气纵横之人,却甘愿隐姓埋名于此。”

老先生悠然自得地一笑:“日抚瑶琴听音,夜有娇妻伴读,儿孙绕膝,此生心愿足矣。”

他看向夫人的目光炽热如同少年。

第55章 番外

鲁肃为他们置办好了一座田庄,周瑜暗中从舒县召来周家的老管家和仆从,凡是对外的事务都由管家出面代理,他和小桥像一对寻常夫妇般隐姓埋名生活起来。

出逃的匆忙,小桥什么也没顾得上拿,只把周瑜送她的玉佩用丝线穿着挂在脖子上带了出来。

周瑜去哪里都携着琴,所以怀瑾琴也得以保全,他还带出个小箱子,里面装着鲁肃帮他们伪造的一套身份凭据。

小桥整理那箱子,翻到下面,发现压着许多信件,她拣出来看,有当年她为孙策代笔写给周瑜的信,还有一叠帛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