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实在太过,吴元生无奈给了一两,再多无论如何也不给了,转头就去买了块地,全都花了出去。
老大两夫妻眼红得要命,不甘心又闹了好几年,一直闹到老两口先后过世,再闹都站不住脚,才渐渐消停了。
这些事大华都是听村里长辈说的,等他记事时两家人已经彻底没了来往,就是大伯娘经常仗着长辈的身份对他说些难听的话,还有堂兄们也没少欺负他们兄弟,所以很讨厌他们。
之前发现姐姐抱错了,在村子里说闲话最多的也是大伯一家,先嘲笑他们白养了个女儿,全被富人家带走了,等大姐回来,又笑话她被人赶出来,连好点的衣服都不给。
又说他们家会算计,大姑娘马上能嫁人了,可以得笔彩礼钱,还带了个姑娘回来,又能多赚一笔。
反正什么难听说什么,全凭她一张臭嘴,不去想真实情况,也不思考前后的话很矛盾。
“那你要好好练武,以后谁也欺负不了你们。”若华认真地鼓励。
大华刚点头,二华赶紧表态:“我也会用心练,以后把他们打趴下!”
“到时候我来帮你们!”小玉豪气地附和,已经把自己当成未来的高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玉:姐姐会飞!
大华二华:好厉害(星星眼)
小玉:姐姐力气超……大
大华二华:哇——
小玉:姐姐一脚踢碎了男人的蛋蛋
大华二华:……夹腿……
第24章 第 24 章
一行人说说笑笑,感觉没多久就到了镇上,农人赚钱不易,哪怕吴元生夫妇已经很努力了,这些年也只置下五亩地,养活了四个孩子,还要给他们存以后婚嫁的花销,平日里都是省了又省。
大华两兄弟很少有零花钱,如今各得了几文就觉得身怀巨款,小孩子心性看到什么都想买,然而上前一问价钱,又灰溜溜地回来。
我滴个乖乖,还说要给姐姐们买花戴,两个人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朵的,这么小个玩意儿,咋就这么贵呢?
无奈最后两人只好买了头绳,两文钱三条,大姐二姐一人一条,剩下那条给娘带回去,容娘的头绳用了好几年,都旧得快没颜色了。
若华从来都没有收过这么廉价的礼物,但丝毫没有嫌弃,笑眯眯地收了,小玉更是激动得立马就换上,脑袋摇来摇去地问大家好不好看。
小姑娘本就生得娇俏,小脸因为高兴变得红扑扑的,跟头上的红头绳相得益彰,更添了几分艳色。
“好看,小玉姐姐第二好看!”大华二华很给面子,连小华都懵懵懂懂地跟着拍起小手掌。
最好看的肯定是大姐了,小玉没有因为被排在后面而不高兴,笑得美滋滋的:“算你们有眼光。”
“既然你们送了礼物,那我也该给回礼。”若华这般说着,带着众人扭头进了镇上唯一的书肆。
“大姐,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农人天生对读书人有股子惧意,连带着跟他们相关的一切东西都保持着敬畏,两个男孩子束手束脚地走进铺子里,眼睛都不敢多转一下。
若华没有答话,神色自若地跟掌柜的要了笔墨和纸,至于书她没买,原主的脑子里留下了不少东西,加上她上一世学的那些,回去自己默就行了,没必要浪费那个钱,毕竟她现在是个穷人,依照她的计划,未来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光只是这些就花了二两多银子,大华和二华想到兜里的几文钱,心疼得直抽抽,但他们很懂事地没有提出异议,那是大姐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等出来后,若华才解释道:“等回去之后,你们就跟着我读书习字。”
这话是对三个大的说的,包括小玉也是大字不识一个,以前也就原主的贴身丫鬟跟着学过,其他的人是没这个机会的。
“谢谢姐姐!”小玉倒是挺高兴的,在太守府里呆过,哪怕她只是个丫鬟,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就不用了吧大姐?”大华和二华就没有这种眼界了,读书这种事离他们太远,“就算学了也没有用到的地方,再说这些东西都好贵喔!”
“乖乖听话认真学,其他的不用你们操心。”若华道,“我不求你们读出什么名堂,但至少也要认得些基础的文字,免得以后上当受骗。”
游历的时候她就见过不少人,因为不识字被人骗着签了不平等的合同,还有人糊里糊涂地把儿女卖了。
她可不想哪天类似的事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而且她还有其他的想法,如果两兄弟有天分的话,以后还有大用。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大华和二华已经习惯了听大姐的安排,虽然仍旧忧心忡忡,但还是乖乖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