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的签订对当时的中国有何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期,签订了什么条约?
甲午战争…
祝岁背到十一点,原本还能听到炒菜声的筒子楼已经安静了,像一锅已经凉了的水,耳边只剩呼呼的风扇声。
她从抽屉拿出手机,昨天充的满电今天已经掉了一大半。
也许是上课忙,陈迹发歌并不频繁,发的那几首歌听到都会哼唱了,他也没再发新歌,也没涨新粉,而她每晚发出去的晚安都石沉大海。
祝岁习惯性在对话框打出晚安两个字,却在发出去的那瞬迟疑了。
今晚,她想要倾诉。
崔正青在群里问陈迹周六晚上去不去看电影,@了好几遍,等到十一点对方才慢吞吞回复。
“不去。”
陈迹回完后,点开前两分钟收到的新私信。
“有点怕,重蹈覆辙后是我不能承担的后果。”
“想要却又不敢要。”
“你说一个坏了十几年的人真的会变好吗?”
“我好像不敢奢求明知已经失去却突然回来的东西了。”
“算了,失去的就不要奢求了,我想争取自己想要的。”
“明天也要开心呀,晚安~”
陈迹从没收到对方这么多私信,反复看了两遍后,手指点开对话框,晚安都打了进去,最后还是删除了。
不要回应他们的情感,因为你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标签。
陈迹只有50个粉丝的时候,也曾有些粉丝经常给他发私信,分享一些趣事,他看到了会很认真回复。
直到有天,他翻唱了一首歌,刚发出去就收到一条私信,那边的人怒气冲冲质问他为什么翻这首歌,说她最讨厌这个歌手,要他赶紧删了。
陈迹没有删,也没有回复她。
直到晚上的时候,他50个粉丝变成49,还有最后一条私信。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算我看错你了,竟然翻他的歌,祝你和他一起永无出头之日。”
陈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前几天还和他好声好气的人转眼就因为一首歌而对他恶语相向。
他那年十五岁,第一次遭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恶意。
后来他再也不回私信了,曾给他发私信的粉丝找到更有趣的人,渐渐也不再关注他。
她很快就会和之前那些人一样找到新的人。
陈迹这么想着第一次点开了对方的主页。
关注人1
light
*
第二天,祝昆依旧买好早饭等她起床,她沉默吃完早饭出门,不出意外在公交车上又一次碰到了林茂。
今天人不多,林茂一上车径直在祝岁身边站定,开口就是:“微信怎么没加?”
祝岁不理会,往旁边挪了几步。
“周六看电影吗?”
依旧没回应。
像是一定要逼出她的反应,林茂拉着扶手漫不经心提议:“要不去打台球?”
果不其然,女孩的脸比刚刚还冷上几分,却依旧不回应。
林茂没有情绪哼了声,“那晚你是故意占陈迹便宜吧?”
“有病。”祝岁终于开了金口,拉着栏杆的手悄悄紧了紧。
“他妈的只有陈迹才能让你开口了?”林茂垂下眼帘看她,薄薄眼皮遮了部分不易察觉的愠怒。
“不是,是我压根不想和你说话。”祝岁毫不掩饰脸上的厌恶,从他在巷子里用信封打陈迹开始她就无法对这人产生好感。
这次林茂没有接话,公交车到站了,有人陆续上来,祝岁松开手往后方走,林茂站在原地没有动作,一直到祝岁下车前,他塞进和昨天一样的纸条,在祝岁扔前说:“加我,我告诉你和陈迹有关的事。”
*
祝岁捏着写了林茂电话号码的纸条进校门,刚走两步,骆容从后头跑了上来,问周六晚上看哪个场次的电影,她来订票。
“几个人啊?”祝岁佯装漫不经心地问。
“4个,陈迹不去,宋巡我都是磨了好久才答应的。”
祝岁期待的心不动声色沉了,但答应了的事情又不好反悔,只好说:“我都可以,看你们吧。”
“那就七点半的吧,拖晚点好让宋巡送我回家。”
祝岁点头。
骆容在一楼的八班,祝岁在二楼的九班,两人属于一头一尾,要上楼的话两人是走不同方向楼梯,祝岁想趁机经过陈迹的班级,便和骆容一起上楼。
刚和骆容在楼梯口分开,一转头竟然看到了陈迹。
他今天穿着黑色T恤白色球鞋,个子挺拔,显得整个人干净利落,看到她没有无视,只礼貌点头,没有下一步攀谈的意思。
他没有,但祝岁有。
“陈迹早。”
“早。”
“吃早饭了吗?”
“嗯。”
“吃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