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74)

内侍长不语,脸庞被笼罩在阴影里,默默叹气。

“若是方爱卿果真不负朕所托,朕在位数十年,得良臣如斯,也算无憾了。”

渠帝手中毫笔落地,发出一声脆响。

刹那间,惊雷划破天空,瓢泼大雨倾落而下。

方棠抖落斗篷上的雨珠,任婵松在廊下替自己解下叠好。他看着婵松垂着眼任劳任怨替他整理衣裳的神态,忽然问:“想成婚么?”

婵松吓了一跳,怔怔问道:“成什么婚?”

“你若愿意,我与栗延臻可以为你和闻修宁说媒。你既然心悦于他,那早晚是要许给他的,早几年得偿所愿,总比苦熬着强。”

“少、少爷,我不不不——不成婚!”婵松反应过来,急忙道,“少爷你不要胡说,我与他还没有……”

方棠看她憋得脸红,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笑问道:“你是真的不愿,还是怕以后没人照顾我?”

婵松支支吾吾地低下头,双手绞在罗裙上翻来覆去,也不敢看他。

方棠道:“你不想就算了,这事就先搁一搁,等以后你有主意了再来和我说,何时都不晚。”

婵松长舒一口气,道:“是,少爷。”

书房内,栗延臻正低头看着北境七郡二十四关的山川布军图,一手拿着镇纸,另一手在舆图边缘滑过,神色平静。

一旁的闻修宁耳朵动了动,没说话。

“你暂且没那个福气啊。”栗延臻放下镇纸,缓缓道,“我可是连聘礼都要替你准备好了。”

闻修宁沉声道:“多谢少公子顾念属下,属下感恩戴德。只是婵松姑娘有自己的考量,我不愿强求。”

“我知道,她担心自己嫁给你,方家与栗家会更加难以分舍,一旦日后有变,不至于让方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栗延臻道,“各为其主罢了,只不过这姑娘倒是机敏聪慧得很,能想得这么长远。”

“婵松姑娘智慧玲珑,属下自知配不上。”闻修宁道,“少公子不必费心为我打算了,不要再伤了您和少夫人的情分。”

栗延臻摇头道:“那倒不会,少夫人与我情比金坚,这我还是放心的。”

闻修宁:“……”

方棠这时推门进来,看到闻修宁也在,一笑:“你们在说什么,我能听吗?”

“没什么是夫人不能听的。”栗延臻朝他招手,“夫人来,替我看一看这舆图,画得可有什么差错?”

论对渠国疆土的烂熟程度,方棠自知还比不上栗延臻一根手指,对方好歹也是在疆场拼杀多年的,何时轮到自己一个没出过几次皇城的文官替他掌眼了?

方棠走过去,低头往桌案上一看,眼中顿时涌起惊喜:“是边关捷报?!”

栗延臻笑着点头:“不错,我父亲和兄长三月来连夺北境十七座城池,大败西羌各部,一路将沙瓦桑追杀遁入缚虬谷,得其降卒上万,车马粮草不计其数。西羌十六部这回算是彻底吓破胆了,败军之将不足为惧,这一战之威慑,至少可保西北边境十年安稳。”

“若非你之前已将沙瓦桑的气焰杀下去大半,这次也不会如此之快就取胜。”方棠眼底欣喜之情不胜言表,“这次大胜,有你一半功劳。”

栗延臻搂住他亲了亲,宠溺道:“比起打胜仗,还是夫人无时无刻不想着顺带夸我一句比较令我开心。”

“少来。”方棠轻轻推了他一下,没推开。而一旁的闻修宁早就遁了,替他们关好门,默默退了出去。

婵松还在廊下发呆,闻修宁走到她身后,犹豫半晌,伸手替她拨了拨簪子:“歪了。”

婵松回过头,惊讶道:“你在里面?”

她知道闻修宁耳力了得,虽然外面阴雨伴着雷鸣,闻修宁却还是听得见屋外的动静。她话刚出口便也知道不必再问了,默默别过头,看着廊檐上滴落的雨。

闻修宁神色不变,依旧是立在她身后,怀中抱着贴身佩剑靠在廊下:“没关系,这种事不必烦恼你。”

婵松点了点头,无言以对。

·

渠军大胜西羌后,天子龙颜大悦,眼见大渠舆图的边界又向外扩张了不少,便大行封赏,上下惠及军中百余人,连闻修宁都得了恩典,加封飞骑卫,领军中诸事。

栗氏父子军功最盛,栗苍受任三军大元帅,加封九锡,进褚阳公。栗延吾受封左将军,授步军统领,封临碣侯。栗延臻领兵权,出任三军提督,被封为燕幽侯。

圣旨送到栗府的时候,连通传的门童都是趾高气昂的,给了宣旨太监好一顿脸色瞧。

栗氏父子高迁,算得上是满门之喜,即便栗苍在朝中向来不与他人交游相合,却少不得踏破门槛挤破脑袋也要巴结栗氏的文武大臣。只是封官大典这几日,上门贺喜的宾客就有数百人之多,门童仆从皆是应接不暇,鞋都快跑烂了,在门口差点撞上下朝回来的方棠,又急忙请罪:“少夫人恕罪!”

上一篇:假设下一篇:都说了别让美人做刺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