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修宁向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转醒之后一定要先寻机会报答这些兰奴,再回去寻栗延臻,但对方只说他们不必急着走,剩下的他们会想办法。
“原来如此么。”方棠唏嘘道,“真的多谢你们了。”
兰奴欠身道:“投桃报李而已,不足挂齿。”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接着便有什么东西哗啦落了一地,婵松含着哭腔的声音响起:“少爷!”
方棠转过身,看到逆着光立在院门口的清瘦身影,一面流泪,一面露出笑容:“嗯,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哈!婵松和小闻没死!
我怎么可能让小情侣受苦呢!(心虚)
第69章 心安
边境 晋理镇
拉货的马车缓缓驶入城门,在长街的摊子前停下。赶车的一只手拎着钱袋,甩了几枚铜钱出来,往摊子上一放:“老板,两根糖葫芦。”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糖葫芦被赶车人接过来的时候,在冬日的暖阳下泛着红色莹光。
长鞭一扬,马车又朝前行进起来,车轮碾过粗糙的土石路面,发出吱嘎的响声。
晋理镇上独一家的货栈,生意也如同往日一样红火。马车拨开迎来送往的人群和货担,停进了后院。闻修宁从车上跳下来,解了马牵去去喂。
婵松掀开帘子,脚步轻快地走到闻修宁身后,指尖点了点他左肩膀,等他回头往左看时,又笑着躲到右边。
“我知道是你。”闻修宁像是习惯了,纵着她这样,淡淡地笑着,“今天没上街么?”
“刚回来没多久,陪少爷在里头算账呢。”婵松说,“你家少公子呢?”
栗延臻回头看了看车上,栗延臻举着两根糖葫芦下来,随手甩给闻修宁一把钥匙:“你们去镖局那边住些日子,比这儿宽敞。”
闻修宁接住钥匙,心领神会道:“……是。”
婵松不明所以,追着他问道:“怎么了?为什么一回来就要我们出去住啊?”
闻修宁牵起她的手,轻轻握了握:“走吧,我们在这里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后院明明好几间房,挺方便的。”
婵松还有些不情愿,不愿走。闻修宁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摸出一支银蝶发钗,伸手给她戴在头上:“好了,你也有,我回来路上给你带的,你去瞧瞧好不好看。”
婵松哼了一声,却低头让他把发钗按紧了些,说道:“那好吧,我们去镖局那边。少公子要和少爷在这边住的话,有我们在旁确实不方便说话,你个木头,更什么都不懂。”
闻修宁笑笑,摸了摸她的头发:“嗯,是我不懂。”
如今他和婵松之间,也不再有什么苦衷和阻碍,方棠和栗延臻彼此都卸下了一身负重,连带着他们也轻松起来。
方棠私下早就和栗延臻商量着,什么时候着手办两人的婚事。
他们在晋理镇安定了数月,货栈被方棠打理得井井有条,那些兰奴也惯会做生意,很快就盘活了这一方小镇。方棠后来甚至还在隔壁置了间旧宅院,翻修一通后开了家镖局,怎么也算没浪费了栗延臻的一身武艺。
栗延臻和闻修宁常常出去护镖,有时走得很远,方棠和婵松就在家里等着,内外相得益彰,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有了余粮,有了银钱,下一步就是安家立业了。
于是闻修宁天天被方棠抓来审问,非让他说是怎么想的。栗延臻就在一旁坐着,相当见色忘义,眼睛只顾瞅着方棠,把玩对方的乌发,丝毫不为闻修宁求助的眼神所动。
“少夫人,您知道的……”闻修宁扛不住,很快就说了实话,“属下对婵松姑娘的心意从来都未曾变过。”
方棠满意地摸着自己的下巴,点头道:“那就好,总之我可是最心疼偏向婵松的。”
闻修宁老实道:“少夫人放心,不必您偏向,属下一定对她好。”
方棠想了想,说:“不行,我还得问问婵松的意思。”
栗延臻总算放过了他的头发,说道:“夫人不必问了,婵松不会不答应的,我让闻修宁直接去提亲便好。”
方棠奇怪道:“你又不是婵松,你怎么知道?”
栗延臻看了闻修宁一眼,后者显然很希望他不要说,但倘若如此,他就不叫栗延臻了:“闻修宁那战甲,婵松的名字都绣上去几年了,我不小心看见过很多次。”
闻修宁完全没办法,无奈道:“少公子,您那根本不是不小心吧……”
栗延臻充耳不闻,继续道:“就这么定了吧,早些准备下来,要办得风光一些。闻修宁跟着我这些年,也算劳苦,到头来我若再不赏他些什么,他这几十年来也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