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却没有那么多废话。
他确实老实,但他骨子里也是个封建大男人。
什么属于孩子的东西? 家里不需要的时候,孩子留着玩一玩儿,倒也无所谓。
可现在家里艰难,急需银子救人,冯忠良就顾不了太多。
他直接从冯延庭怀里把匣子夺走,一个字儿没说,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典当了东西,把张夫人、赵嬷嬷、魏元娘全都赎了出来。
另外,在张夫人的“吩咐”下,两个侍妾、三个庶女,还有一个贴身大丫头,冯忠良也都不甘不愿的交了赎金。
好一通的折腾,等赎完了人,冯忠良手里的钱,只够租两个小院。
原本,冯忠良只想租一个,毕竟没钱了,该省则省。
但张夫人不同意啊,她可是侯夫人,过去没法子只能受着,现在被赎买出来,她也开始讲究起来。
冯延庭:……不是你的钱,你、你当然不心疼。
看到张夫人身后那一群人,冯延庭对于张夫人的怨恨,真的达到了顶点。
这些可都是用我的私藏换回来的啊。
赎买张夫人母女,冯延庭就够觉得吃亏了。
没想到,张夫人竟得寸进尺,把什么侍妾、庶女、丫鬟全都带了出来。
她就不想想,把钱都拿去赎人,往后的日子,他们这些人又该如何过活? 还有冯延庭,他还想读书呢。
可现在,冯家连最普通的私塾的束修都拿不出来啊。
“……我儿,别急,阿娘想办法!” 何甜甜从来没想虐待冯延庭,更不会把他逼得黑化。
她只是想让冯延庭看清一些事实,知道一些“真相”……
第268章 我婆婆是忠仆(十二)
“束修,咱们现在确实拿不出来。” 何甜甜为难的说道,“要不这样吧,蒙学的几本书我也都读过。” “夫君你去铺子买些笔墨纸砚回来,我把三百千先默写出来,让延庭跟着我学。” 听到何甜甜的话,冯忠良用力点头,“也好,秀娘你读过书,也懂得开蒙,索性这两年就让延庭先跟你读。” 而在这段时间,冯忠良想办法去弄个营生,赚点钱,总能凑够把孩子送去正规私塾的费用。
这约莫是冯忠良夫妇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冯延庭却还是有些不满足。
倒不是他看不起亲娘,而是、而是就是觉得别扭。
明明他有机会接受更好、更专业的教育,却因为要对张夫人报恩、尽忠,结果弄得他竟是连书都读不起。
冯延庭冷着一张白净的小脸,心中对于张夫人等人的怨念已经达到了顶峰。
而何甜甜呢,却状似无意的感慨了一句,“其实我不是咱们家学问最好的,要是夫人能,唉,算了,咱们到底尊卑有别——” 冯延庭眼中冷光一闪。
是了,他阿娘虽然读了几本书,但到底只是秀才的孙女。
而张夫人呢,她的祖父可是两榜进士,还曾经位列大学士。
同为女子,顾秀娘只是小户女,即便能够读书,也着实有限。
张夫人却出身真正的书香门第,据说这样的高门贵女,从小就有专门的女先生教导,能诗能文,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
赵嬷嬷就没少夸耀,说他们夫人是何等的有才华,嫁给平南侯绝非高攀。
所以,不管是门第还是学识,张夫人肯定超越顾秀娘。
而冯家因为赎买张夫人等人,连给冯延庭读书的银子都掏不起,顾秀娘一个只读过几本书的女人为了解决难题,主动要求给冯延庭开蒙。
张夫人呢? 她应该比顾秀娘更有资格当老师,可却从未开过口。
张夫人已经在隔壁的小院住了下来,她刚回来的时候,赵嬷嬷就带着冯延庭去给张夫人请安。
张夫人一把保住冯延庭,哭哭啼啼,百般亲近。
当时冯延庭还想,张夫人确实挺喜欢自己。
虽然冯延庭还是挺讨厌张夫人为了赎买一些不相干的人而花光了他的私房,但转念一想,阿娘说的也没错啊,那些金银、宝石都是张夫人给的。
现在被张夫人用了,也算是物归原主。
至少,他冯延庭不再亏欠张夫人。
经历了这一遭,冯延庭可算是怕了“欠人人情”。
他不想因为别人的一点施舍,就要背负“报恩”的重担。
太沉重,太、太令人窒息。
冯家原本可以过得好好的,即便侯府倒了,也能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结果呢,就是因为一个“恩”字,冯家倾家荡产,现在还要把张夫人等人接回来,当成祖宗般供着。
“……花光了也好,权当了了我和张夫人之间的因果。” 冯延庭这般在心里劝慰自己。
许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冯延庭对于张夫人倒是没有那般怨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