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丈夫,赵嬷嬷狠狠哭了一场,抹干眼泪,继续留在张夫人身边当差。
而丈夫的死,也不是没有半点作用,至少让张夫人更加信任赵嬷嬷。
所以,等张夫人遇到难处的时候,她甚至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或是丈夫,只是偷偷跟赵嬷嬷商量。
张夫人心底有着明确的阶级界限,但不可否认,赵嬷嬷是她在这个世上最信任的人。
张夫人信任赵嬷嬷,赵嬷嬷自然也把张夫人当成唯一。
为了张夫人,赵嬷嬷连自己的性命都能舍弃。
现在不过是吃点苦,其实也不算什么,对吧? 赵嬷嬷再次揉着肩膀,唉,那死丫头看着也不胖啊,怎么死沉死沉的。
昨天不过是背了半天,赵嬷嬷就累的腰酸背痛,肩膀也变得跟石头似的。
苦逼的是,今天估计还要伺候这个小祖宗。
一想到那漫无边际的官道,以及脚上的一层水泡,赵嬷嬷心里就有些打怵。
“婆母,大小姐好像发了热,情况不太好。” 何甜甜抱着魏元娘走了过来,冯延庭则乖巧的跟在她身边。
她看向赵嬷嬷,有些担心的说道,“我看还是我来照顾她吧。” “一来,坐在马车里到底轻省些,不会风吹日晒,大小姐也能少受些罪。” “二来,婆母您也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自己照顾自己都艰难,不好再伺候大小姐!” 何甜甜一番话入情入理,就是老实的冯忠良也忍不住点头。
对啊,让大小姐坐马车,不只是为了大小姐,也是能够让赵嬷嬷舒坦些。
这些日子,每每看到亲娘年纪一大把,却还要伺候张夫人、背着大小姐,冯忠良嘴上不说,内里也是心疼。
只是他脑子笨,嘴巴更笨,只会傻傻的心疼,不像他家娘子,随随便便的,就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赵嬷嬷:……话是这么说,道理也说得通,可、可就是有种怪怪的感觉。
偏偏一时之间,赵嬷嬷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张夫人等女眷被驱逐出驿站,呼呼啦啦的走上了官道。
冯忠良赶着马车,不远不近的跟在一旁。
张夫人习惯性的去寻找冯延庭的身影,结果,在那辆破旧的小马车里,她不但看到了冯延庭,还看到了魏元娘。
张夫人的脸色顿时变了。
因为她发现,同样是在马车里,冯延庭自己坐着,而魏元娘却被“顾秀娘”万般宝贝的抱在怀里! 这怎么可以? 顾秀娘不是应该好好伺候延庭吗? 她的延庭,才是金尊玉贵的侯府少爷,是被人捧着、伺候着的人上人。
魏元娘算什么东西? 她也配跟延庭同乘一辆马车?还被格外优待?! 张夫人胸中陡然生出一股怒意,她扭过头,没好气的训斥赵嬷嬷,“……怎么元娘坐到马车上了?” 赵嬷嬷感受到张夫人的愤怒,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多年的习惯使然,她下意识的开口认错。
“都是老奴的错,是老奴思虑不周,只考虑到大小姐受了伤,却忽略了其他!” 至于自己忽略了什么,赵嬷嬷还真是不知道。
但,作为奴婢,主子生气了,那肯定是自己犯了错啊。
所以,先认罪,其他的,再听主人的示意。
“你也知道自己想错了?” 张夫人忍着怒意,压低声音,“侯府现在都是戴罪之身,能够允许冯忠良暗中帮衬,已经是姓钱的有些良心。” “元娘作为侯府的大小姐,理应跟众人一起,结果却跑去坐马车,这岂不是得寸进尺?招惹官兵的不满?” “还有,侯府不只是元娘一个孩子,不说咱们大房几个庶出的姑娘,就是二房、三房也都有年幼的儿女,偏偏元娘一个人坐马车,其他孩子却都步行,你说——” “侯爷出了事,整个侯府都要被问罪。
二房、三房本来就对咱们大房颇多怨言,现在再有了元娘这个筏子,他们还不定怎么闹腾呢!” 张夫人没有说错,就在她拉着赵嬷嬷训斥的时候,二夫人和三夫人已经拉着各自年纪最小的孩子靠近了马车。
“冯家的,我们家三娘、七郎、九娘年纪也小,实在走不动了,要不让他们去上面陪陪元娘吧。” 二夫人她们嘴上说得客气,实际上,则是在暗搓搓的提醒:魏元娘都能坐马车,魏家的其他孩子,还有比她更小的呢,也该坐马车。
何甜甜却没有接二夫人的话茬,而是忽然冒出这么一句:“二夫人,我婆母虽然在魏家当差,但我男人早就脱了奴籍。” “我家夫君不是什么尊贵人,却也有些本事,走到外面,大家会客气的叫他一声冯大爷。” 说完这话,何甜甜就没再开口。
二夫人和三夫人却涨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