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彻综合能力不俗,且为人谨慎,就是缺乏为将者的果决。
他不适合统领全军,却非常适合守城、安稳大后方。
所以,虞彻便负责附城的一切事务,算是附城的地方官。
虞衡有冲劲,有野心,也有足够的作战能力。
却缺少大局观,心胸也不够宽广。
他便成为北大营的急先锋,统领先锋营。
虞行不擅长打仗,也不喜欢地方上的庶务,他擅长跟人打交道。
何甜甜就把附城的商贸都交给了他。
虞行在城内开辟商区,组织商队,积极的跟西边的各个部落做生意。
当然,做生意的间隙,还可以打探情报。
虞行俨然成了附城的财神爷,外带情报头子。
何甜甜则是北大营的统领,招兵买马,训练兵卒,领兵打仗……全都是她的差事! 四兄弟有了明确的分工,四房的兵马也都集中到了何甜甜手上。
咳咳,不到五百人! 不过,随着百姓们纷纷跑来附城,何甜甜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兵。
何甜甜开出的条件非常优握—— 只要进了北大营,一日三餐,餐餐都有油水,午餐的时候还会有肉。
军饷每丁每月1石粮食,还有四季的衣服。
军饷军备等物资,全都足额发放。
而兵卒本身就是包吃包住,每个月的军饷都能留给家人。
一石粮食,就是一百斤,在每人每餐口粮不超过二三两的情况下,一人当兵,可以养活妻儿。
何甜甜还表示,入了北大营,日常训练表现优异者,除了可以升官外,还有奖金。
再加上打仗的人头奖励,一年下来,少说也能得个几贯,甚至是几十贯。
若是受了伤,或是阵亡,还有疗伤补贴、阵亡抚恤。
家属也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顾! 这年头,讲究的是“好男不当兵”。
当兵的人,基本上都是穷的实在吃不起饭的人。
何甜甜的一系列福利,着实吸引人。
来到附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何甜甜的北大营就从最初的不足五百人,迅速飙升到两千人。
且,这个人数还在持续增长。
何甜甜有信心,在秋收前,人数可以达到三千人。
三千训练严苛、装备精良的兵卒,足以抵挡小股入侵的北戎兵。
另外,虞二和虞四那边,也成功收拢了一小部分的虞家军,在西北大营站稳了脚跟。
附城这边若是有了危险,虞二也能想个办法支援一二。
当然,何甜甜也不需要救援。
她反过来支持了虞二等兄弟五百个人头,成功让虞二靠着“军功”,在最短时间内升到了校尉。
附城的兵马,也顺势划到了虞二的麾下,终于从“匪人”变成了官兵……
第951章 被流放的反派(三十二)
京城。
“喂,姓公孙的,家里没钱了,快弄些钱来吧。” 翠霞没好气的对公孙雷喊道。
话说她作为公孙雷的继室,从开始跟公孙雷勾搭那一日起,就扮演着善解人意的解语花的形象。
温柔、善良,懂事、乖巧,不如翠珠这个原配漂亮、能干,却绝对的体贴小意。
一张巧嘴儿,哄得公孙雷晕头转向,根本不顾妻子还怀着孕,就跟翠霞眉来眼去。
熬死(或者是气死)翠珠后,公孙雷更是急不可耐的把翠霞娶进了门。
成了亲,这对儿渣男贱女,愈发缠绵、恩爱。
翠霞对公孙雷千依百顺,嘴巴更是灿若莲花,只把公孙雷这个大直男拿捏得死死的。
公孙雷一直都认为,翠霞是爱自己的,是把自己当成英雄、当成她的天。
随后,翠霞又给公孙雷生了一双儿女,啧,一家四口,严父慈母,父慈子孝,好不和美。
至少在没有去大理寺的公堂之前,公孙雷都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人生也无比完美。
然而,所有的美好,都在那一日戛然而止。
在大理寺,公孙雷为了脱罪,随口扯了一个谎。
跟他“心意相通”的爱妻,也为了让自己不被牵连,竟无比配合的圆了谎。
翠珠的一番推托之词,居然一步步将那个谎言锤死了。
公孙雷也从一个义薄云天、侠肝义胆的大侠,变成了贪图富贵、忘恩负义的小人。
幸而侯夫人心底还有疑惑,对自己养了十年的虞衍也十分不舍。
她没有追究公孙雷,还把虞衍托付给了他。
否则,侯夫人若不依不饶,非要治公孙雷的最,这对公母,估计都要被打板子,还要坐牢或是被流放。
即便如此,公孙雷一家的名声也丑了。
侯夫人更没有向公孙雷“托孤”,虞家大房隐匿的财产自然也就落不到公孙雷的手上。
原本公孙雷想回老家避避风头,他算了算家底,发现自己居然连返乡的盘缠、置产的银钱都凑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