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怪你母亲隐瞒了这多,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她是爱你的,你要相信……黎沃,突破痛苦线后,我还能活十五分钟,现在已经过了十三分钟了……”
冯勒喘着气,他很明显感觉到心跳加快、血液上涌,头晕目眩和手足无力让他起不了身。
“请你们一定要救我的家人……”
…………
冯勒成为“使者”的前六年,他刚满三十岁。
那时的他,在**,没有工作,没有家庭,没有手艺,只喜欢天马行空地想事情,他是个“想法人才”,但在这一座城当中,没有身份、地位和用以奠基的金钱,他便没有想法发扬的平台。
一次次遭受面试打击和社会不公的冯勒,渐渐失去了打拼的希望,靠偷摸东西拿点小钱,转发推送流量刷点赚点外快,窝在蜂巢般窄小密集的“冷圈”房区苟延残喘。
唯有“想法”永不停歇,他的小房间里写满了各种思考:小到一顿饭放多少盐才更健康,大到探讨**的“记忆脑”工具前景。
只不过这一切都在屋内雪藏、埋没。
直到有一天,他轻车熟路地去便利店里偷东西,不料被新来的女店员抓了个正着。她身手矫健,跟拎小鸡仔似的把冯勒带到了警局。
蹲了几天铁窗、偿还了身上所有钱财之后,他游荡在“冷圈”寂静的小巷内,花花绿绿的灯牌吵得他眼疼。不知怎地,他又晃荡到了那家便利店。
没想到的是,迎接他的确是空空如也的货架、昏暗不已的灯光,便利店的铁门关了一半,那个新来的女店员在里面,独自一人撕着墙壁上老旧的营销海报。
哦,是你啊,女人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说,还想偷东西吗?可惜,没东西给你偷了。
冯勒问为什么,女人将撕下来的海报揉成一团,扔到店外,说,这里要倒闭了,现在没多少人愿意出门买东西,更何况这家店建在“冷圈”房区,现在的人,在“记忆脑”里用“积分”,就能“货送到家”,直接空间传送过去。
冯勒没有说话,他静静听着女人的抱怨。听完后,他冷不防地说,如果我成为员工,这个店还能再开下去吗?
女人一愣,以为他在开玩笑,没想到冯勒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如果将销售范围缩小在“冷圈”的某一栋居民楼里,不用花费太多人力物力,只用做“小而精”的销售。保证这一栋居民能享受跟“记忆脑下单”同样的服务,打好人情牌,只做一栋楼的小生意,跟这一栋的人处好关系、建立情感纽带,会不会就不用关店了?
在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隔着“记忆脑”就能按部就班地生活,何苦费尽口舌和心思跟人打交道呢?真实情感波动的滋味让他们不舒服。
然而女人眼睛一亮,同意了他的想法——刚开始只是好奇、新鲜,但真正与冯勒合作起来,她才感受到便利店的生意,在“冷圈”里,其实离不开人与人间的联系。
他们把范围缩小,刚开始是一厢情愿地付出与奉献,而后竟一步步地收获到了“回头客”,甚至那栋楼的居民都开始主动帮忙。在**几乎“废弃”的“冷圈”房区,奇妙的人物情感纽带在悄然建立。
年轻的读书人加盟其中,无事的大爷大妈也会帮忙看店,冯勒帮助这家“奄奄一息”的便利店,开辟了新的世界。
便利店就这样开了整整四年,当“冷圈”内,最后一个知晓该便利店的人慕名而来时,刚好撞见冯勒向朝夕相处的女人求婚。
他们顺理成章地通过了伴侣手续,一年后拥有了一个孩子,便利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曾经有人问过他们是否要扩大范围、搞连锁店,冯勒想了想拒绝了,他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若是“火出了圈”,到了娱乐主城,不知要沾上多少铜臭。
于是,一家三口就这样在“冷圈”房区生活。
然而,孩子两岁时,**开始招募新一轮“使者”。这一次不仅面向主城,而且还面向边缘区域,“冷圈”房区也包括在内。
冯勒本以为这一切与自己无关,没想到一天早上起床,身侧已无了妻儿的踪影。他的桌上是一台“记忆脑”,上面显示着:
这是送你的礼物,来娱乐主城吧,我们需要你。
冯勒红着眼冲出了门。这一走,他便再也没回过“冷圈”房区,再也没见过像那些居民般友好的人了。
他刚入娱乐主城,就被抓捕住了。一名叫田青贤的女士来到他跟前,跟他说,你身上有着无穷的潜力,会成为两个世界间最伟大的使者;而且,你有着痛苦、幸福交错的回忆,如果加强训练,便可以控制的痛苦线——只要冯勒答应成为田青贤的“使者”,这个高深莫测的女人便答应自己,会使他同妻儿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