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96)

作者:寡人的包子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咱玉河村,谁不羡慕您呀?也求王婶看在我死去婆婆的面上,有啥发财致富的路子,提携一下我们夫妻俩,那真是感激不尽啊!”

王婶被这马屁拍得心情甚好,笑道:“好说好说,柳儿和我啥关系?那是铁打的交情啊。”

柳儿便是跛子娘亲的小名。

一个月后,王婶还当真给郑玉兰介绍了个活——带孩子。

那孩子是个自闭症儿童,三岁了还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父母是县里纺织厂的领事,公婆死得早,女方娘家又不愿意带,夫妻俩没时间带问题孩子,请保姆又怕家里的贵重物品遗失,一气之下便出价月工资五十,寄养孩子。

女方娘家因此登门道歉,表示愿意带外孙。但孩子母亲堵着一口气,硬是不愿意把这钱给家里人赚,于是托人物色合适的人家。

上层人士有专门的圈子,王婶的大儿子因为一次工作会议,与此纺织厂的厂长结识,聚会吃饭的时候,又与这对夫妻有一面之缘,阴差阳错地在闲聊时,知道了他们要找寄养家庭的事,打电话回家里时又随口提上了一句。

王婶便给郑玉兰介绍了。

那对夫妻隔日就带着儿子来了,他们里里外外观察了下跛子家的环境,见跛子家现有的孩子又有四个,本不太满意,但难得自闭症儿子不排斥,最近他们又接了个紧急项目,厂里家里轮流跑,忙得脚不沾地,于是,姑且同意了由郑玉兰照顾孩子。

每月他们会来看望孩子两到三回,有时还会把孩子接回家一两天,见到儿子吃胖了,偶尔还能蹦跶出一句话来,他们渐渐放了心。

每月工资五十元,比跛子当党委书记的工资都要高!

这孩子乳名叫“星星”。星星格外安静,郑玉兰给他喂多少饭他就吃多少,给他洗澡久了点,水有点凉了也不会开口说,喊他睡觉更是立马就躺下了……总之,这是郑玉兰见识过的最好养的孩子。

星星十天半个月愿意多说一句话,都算莫大的进步!毕竟收了人家父母不少钱,于是郑玉兰为其投入了不少精力,有空时就会哄他说话,教他各种生活技能。

这孩子是木讷了点,但安安静静地待在那时,看着和寻常孩子没多大分别。虽然她没听说过自闭症这病,但是病就有几率能治好不是?再笨的孩子,耐心点好好教,也总能机灵点的。

不知不觉间,郑玉兰对小杰的关注少了,小杰心里很是不平衡,时常粘着郑玉兰讲东讲西。

“娘,你都累得长皱纹了,马医生说按太阳穴能放松,我给你按按!”

“娘,你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娘,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看,都是最漂亮的!”

……

郑玉兰被哄得眉欢眼笑,由衷夸赞道:“小杰这是长大了啊。”

小丽醉心于学业,招娣习惯了被忽视,宝珠则暗自窃喜,娘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也不大骂她了!

星星就像个纸片人,初来乍到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但时间久了,他们便自然而然地无视了这人。

某次,宝珠盯着星星看时,觉得他眼里无光,稍加思考后猜想,大概他爹娘想要星星印进他的眼里,才给取这名字吧。

半年后,郑玉兰的“教学成果”未有突出进展,星星便被接走了。原生父母和女方的娘家和解了,星星将由娘家人带去京都治病。

临走前,为了感谢郑玉兰把星星照顾得这么好,对方还给她包了一个大红包,五十元整,顶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仅是半年,便赚了三百五十元,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跛子家和王婶往来更频繁了,时不时的,有了些合适又靠谱的活,王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了夫妻俩。

五月初的某天,王婶赶在太阳落山前,笑容满面地来了,赶巧夫妻二人都在家。

她关上了角门,神秘兮兮地说道:“来了个赚大钱的营生,干不?”

郑玉兰忙招呼着“衣食父母”坐下:“干,还是王婶您最是心疼照顾我们建国了!”

王婶笑道:“还没听清是啥,就满口应下?”

郑玉兰:“嗨呀,王婶你还能骗我们不成?就算是您挖的火坑,咱夫妻俩都是要二话不说地往下跳的!”

王婶:“火坑没有,倒是有黄金坑,你们跳不跳?”

原是,某个企业的老板需要两千块的周转资金,对他来说不是大钱,便随口找王婶的大儿子借。正巧他家大儿子前段时间投资了个新项目,家里的钱全都被挪用走了,暂时拿不出两千块。

月利息一毛,只借一个月,也就是一个月后就能赚两百块!

夫妻俩都被诱惑得心潮澎湃的,这利息比他们当初找王春花借的都要高啊!

上一篇:梦春下一篇:送我一阵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