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何三眼找苗圃工帮忙,在自家待征收的田地里,成功种植了龙眼树的仅三户人家。
其余村民仅靠自己种植,但术业有专攻,不管他们怎么卖力,同样一亩田地,成功种下的树苗数量仅是何三眼家的一半都不到。
不知情的人,纷纷向何三眼取经。
何三眼只谦逊的道一句,“运气好,赶巧都给种活了。”,随后将吕工教授的关于坑的深度,枝叶留的比例,肥料的用量,以及如何浇水等种种技巧,一股脑全教出。
能学多少是多少,甭管有没有用,前来询问的人,都朝他道了谢。
自亲爹这听说了这事后,何放晴立马找上了宝珠。
算是半件秘密,因此,何放晴特意等到宝珠回家的时候,才上门说了这事。
“姐姐,你跟姐夫在东区也有地吧?我爹他找人种了点龙眼树,统筹的时候,能够多赔点钱。”
“我们趁早把树种下去,等到村民们都开始种的时候,县里该派人来巡逻了。他们会拿着照相机到处拍,就算后来偷偷种上了,被发现跟原始照片对不上的话,他们也会派人将多出的树连根拔除,不给作数。”
“我家的龙眼树是苗圃的吕工种的,她报价中规中矩,不会刻意坑人,很是靠谱。我可以给你介绍,第二单指不定能便宜点。”
建大学征用土地的事,才刚颁布了不到一个星期。
宝珠家屋后头靠近马路的位置,有一块田地,有幸被纳入征收的范围,但由于面积小,宝珠并不大在意。
年底了,小杰最后一班轮船延误了发船时间,三天前才刚刚发船,得等到明年除夕才能回来了。
半年前,跛子和郑玉兰不能接受,小杰不开出口贸易轮船的事,小杰仔细剖析了一番利害关系后,他们虽还是觉得遗憾,但总算是同意了。
虽然以后仍有在国内跑轮船,但勉强算是“改行”了,为了图个好兆头,二老准备搞个接风洗尘的仪式。
他们花钱请了算命大师,算了个好日子,除去接风洗尘宴,还准备了陈年酒酿,开光的玉观音吊坠等物品。
期间二老东奔西跑的,问了许多上年纪的老人家,额外又添置了不少的东西。
还花钱请了两位“好命人”,在接风洗尘那日,将小杰给接回家中。
好命人,顾名思义,即命好的人。
父母无疾而终,儿女双全,自己活到九十岁还身体康健,无病无灾的人,被称作好命人。
许多人结婚时,在新娘被接回男方家时,会请上一两位好命人,将新娘从家门口一路牵进婚房里,寄意着美满幸福。
碰上家里人重视的事,讲究的人家,也会请上好命人,图一个吉祥如意。
好命人也喜欢干这种事,给别人带去福气的同时,自己也能积攒到福气,顺带还能赚个不菲的红包。
高家四个孩子结婚时,二老都有给他们请好命人。
二老年纪大了,虽然接受了小杰不跑出口贸易轮船的事,但小杰才上班几年,年纪压根没到船长退休,干“养老”的轻松活的时候,他忽然要往国内跑了,难免叫他们心慌。
多走动安排点事,能够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倒也是件好事。
于是,这段时间,宝珠趁着恩恩上学的时候,常回玉河村帮忙,顺便照看下二老。
土地征用的事,就更不在意了。
宝珠拒绝道:“啊?不用了,我家那地一百平不到,土地贫瘠,长不出好东西来,一直丢在那没管,估计现在都长满杂草了。”
“姐姐,你是怕被抓到了吗?每个村都是这样子搞的,只要做的不过分,没有全村都如此夸张的话,上头没人会去追究的。”
何放晴又列出了许多关于抢种龙眼树的好处,宝珠耐心听完后,依旧是拒绝了,知道弟妹是好意,于是真心感谢了她。
见宝珠无意向,何放晴也就作罢了。
两人难得坐着聊天,不谈土地征收的事了,就随口谈论起旁的事来。
何放晴问道:“恩恩不在家啊?”
宝珠:“野猴子一个,刚吃完饭,就迫不及待的跑去玩了。今年大班了,最后一年上幼儿园了,等上了一年级,再这样的话,我非得祭出家法了。”
所谓家法,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流行之久的“竹笋炒肉”。
……
话题兜兜转转的,又转回了小杰的身上。
宝珠:“小杰最近有跟你通电话吗?这次回来后,能放个大长假了。他常年奔波在外,有机会好好陪一陪晨晨,应该很高兴吧?”
“是咯。”
何放晴感叹道:
“聚少离多的,姐夫好歹离得近,一年能回家几趟,再不济,姐姐你花上半天,坐车去禾泰看他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