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311)

作者:寡人的包子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临走前,暴发户暗暗朝宝珠颔首了,两人心照不宣的,半句旧都未叙。

权会儒:“小鬼,你跟他认识?”

宝珠:“我高宝珠认识的人多了去了,你说的哪个?”

见宝珠揣着明白装糊涂,权会儒哂笑了声,并未追问。

一行人去村里逛,行视察的责任,恩恩闹着要跟权会儒,宝珠乐得当个甩手掌柜,于是并不管权会儒愿意与否,趁着恩恩缠上权会儒,猫着腰跑远了。

“宝珠。”

宝珠是想来找林小芹的,不曾想,刚拐过一条街,就听见有人唤自己。

林小芹提着一袋梅花煎包,显然在这等许久了。

两人立场不同,人多时,不便叙旧,于是林小芹带着宝珠来到了一处竹林里,此处远离屋舍与山脚,没有人声,也没有此起彼伏的羊叫声。

林小芹接近四十岁了,女人一旦迈过三十岁这道坎,就容易显老态。

林小芹也不例外,眼周生了皱纹,原先乌黑的长发如今掺了不少的白发,肌肤并不细腻,双手更是粗糙,不过也只跟三十岁初头的农妇差不多的状态。

比起十多年前在玉河村时,她更爱笑了,显然,刘云德待她不错。

“刚才那是我老公,叫刘云德。他是做生意的,早些年,常在省外跑动,两年前,跟着我一起回了乡,替乡亲们一起卖羊来了……”

林小芹笑达眼底,大方地和昔日的“忘年交”介绍着自己的老公,没有因为暴发户的大腹便便与没文化,而感到难为情。

考上大学后,她一直以为,自己嫁的将是和自己一样饱读诗书的新青年,结果她才刚毕业,就被父母包办了婚姻,嫁给了个生意人。

对方还是个离过婚的男人,带着个孩子。

初时,她也因两人思想文化的差异而倍感痛苦,但是刘云德真的挺会照顾人,家里大事小事都会询问她的意见。

“读书人懂得多,主意多,家里有个现成的不请教,那不是傻瓜才做的事吗?”刘德云是这般说的。

家里的钱也是她在管,林小芹找到了比心灵契合,更加为人所动容的纯粹的感情。

许是下乡的将近十年,在她心里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毕业分配了工作后,她一直没有归属感,后来甚至萌生出了回乡的心思。

和刘云德结婚的第五年,林小芹向他透露过,自己想要去乡下长住的事,事关刘德云的生意,乡下交通等多有不便,更别提刘德云需时常往省外跑了。

刘云德打着马虎眼,并未正面回应她,林小芹只能将这份心思藏在心里,知道是自己贪得无厌了。

被优渥的生活浸润着,却还想要空泛的归属感。

不曾想,两年前,刘云德冷不丁忽然答应了她多年前的请求。

刘云德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将手头上的生意全部转交了出去,得到了一大笔的现金后,他带着辞了职的林小芹回了他的老家——白羊村。

白羊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长久以来,都是以畜牧业为生。

白羊村毗邻的几座山,多山坡地,盛产苜蓿草和黑麦草,极适合养羊。

“黑”字,不雅致又不吉利,因此改用相反的“白”字。

野生的草料众多,经过村民们的干预,几座山脉七成的山坡地,都长满了草料。

村民们散养黑山羊,售卖渠道和价格都不稳定,人力投入巨大,有时碰上黑山羊大规模病死,只能草草贱卖,又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按照外出打工的工资来算,一年下来,有时还会亏损。

林小芹与刘云德从中牵线,与省内甚至省外的屠宰加工厂联系,签订合同后,定量定时售卖,价格虽然比市场上售卖的价格低廉,但胜在稳定。

林小芹查阅过许多资料,甚至专门去此方面专家的家中拜访取经,想要给村民们摸索出一条科学的养殖之路。

受益于夫妻俩的鼓励和帮助,加之后续售卖渠道有所保障,各家各户的黑山羊养殖量直线攀升。

林小芹每天游走在山林之间,查看黑山羊的健康情况,碰上生病的山羊,往往能在疾病早期就将其分辨出,并单独隔离出来予以妥善的治疗。

夫妻俩便靠着在其中收取部分利润营生,虽然不比刘云德做生意来得强,但农村开销低,存下的钱也八九不离十。

村民们的日子不说蒸蒸日上,也比过往好上不少。

近两年,刘云德成了白羊村的风云人物,甚至不少人推举他当下一任的村长,被夫妻俩给婉拒了。

职位傍身,做事难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唯恐遭人诟病,得假公济私之名。

但虽是如此,村里碰上大事小事,村民们也总喜欢来请教他们夫妻俩,背地里,只认刘云德是他们的村长。

上一篇:梦春下一篇:送我一阵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