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跟上次余庆墨拍那封电报有关。
丁苗没问,可能两人接到的命令是面见程秋英本人,丁苗是儿媳妇,隔了一层,所以那两人也没对丁苗说明来意。
以前清水大队连辆吉普都没开进来过,冷不丁的开过来一辆小轿车,村里人都没见过,都稀罕的不行,小孩子更是从进村开始,一路跟到了程立山家门口。
程立阳也在家,听到汽车是停在自己家这边,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丁苗对他说,“是来找娘的。”
程立阳问两人,“谁叫你们来的?余庆墨?”
程立阳眉眼锋利,一幅不好惹的样子,说话的口气也冷淡,两人怕他误会,赶紧对他解释,“同志,是首长叫我们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首长肯定就是余庆墨那个当大官的爹。
程立阳脸色还是不大好看,不过也没拦着两人,对他俩说,“我娘在隔壁,我带你俩过去。”
带着两人去了隔壁,丁苗没跟着,回家了。
过了能有一个钟头,丁苗听到外面汽车响,出去一看,见那两人上了车,把车开走了。
不大功夫,程立阳也回来了,不等丁苗问,对丁苗说了那两人是干啥来了。
丁苗把前因后果一联系,梳理出个梗概。
事情是这样的。
余庆墨把程福生领回去,对谢红丽说这是他亲戚家的孩子,结果被程福生说漏了嘴。
谢红丽跟余庆墨结婚的时候,余庆墨说他没结过婚,连对象都没谈过,结果两人过了小半辈子了,余庆墨突然冒出一堆儿孙不说,他前面那个媳妇也还活着。
谢红丽有点接受不了,余庆墨这不是骗子吗?
她又怕余庆墨跟她离婚,跟他前面的媳妇复婚。
毕竟她跟余庆墨只有俩闺女,而余庆墨跟前面那个媳妇有两儿一女,还有仨孙子一个孙女。
那可是正正经经的一大家子人。
依谢红丽的性子,她是想先去清水大队见见程秋英。
倒不是想看看程秋英长啥样,一个农村妇女,长年风吹日晒的,肯定又糙又黑,50看着象70。
她见过很多农村妇女都是这样的,所以程秋英的长相,对她构不成一点威胁。
她过去看程秋英,是想在程秋英跟前立下威风,叫程秋英别仗着有儿子孙子,就想跟余庆墨破镜重圆。
余庆墨这边也不能掉以轻心,得去余庆墨部门闹一场,叫领导同事都看清他是个啥人。
闹大了余庆墨就不敢跟她离婚。
后来她娘跟她姐都劝她,叫她别去找程秋英,也别去余庆墨部门闹,叫她去跟余庆墨他爹说。
程秋英就是个没见识的农村妇女,在余庆墨跟前儿掀不起风浪,决定权还是在余庆墨这儿。
余庆墨他爹叫余敬平,军区副司令,性子耿直,脾气也大,余庆墨一直都怕他。
余庆墨干下这种事,是余敬平这个当爹的没教导好,余敬平理亏,以后有啥事求到他头上,他能不答应?
谢红丽觉得她娘跟她姐说的有理儿,就跑去找余敬平,把余庆墨的事都抖落了出来。
余敬平听了勃然大怒,把余庆墨大骂了一顿。
骂是其次,余敬平最担心的是余庆墨是不是重婚,余庆墨一口咬定,“不是重婚,我跟她都没写婚书,当初我也是不得已才跟她结婚……”
旧时代没有结婚证,男女结婚都是签婚书,上面写的有男女双方的名字,生辰八字,以及媒人啥的。
婚书就相当于是结婚证,不过婚书都是讲究的人家才会签,一般的农村人,没人签这个,再加上他是入赘,连个媒人都没有,两人就合了下八字,不犯冲就结婚了,所以余庆墨才有恃无恐的抛弃程秋英,又跟谢红丽结婚。
余敬平一拐棍敲到他背上,“有人拿枪ꀭꌗꁅ逼着你跟人家结婚生娃?!”
余庆墨不敢吭声了,不过心里还是埋怨他爹,要是他爹早一点找到他,他至于跟个乡下婆娘结婚?
现在余庆墨的话,余敬平是一个字儿都不信,他就想弄清楚余庆墨跟程秋英到底是咋回事,两人到底签没签婚书。
余庆墨跟谢红丽是49年结的婚,婚姻制度已经实行一夫一妻制,要是余庆墨跟程秋英签了婚书,没离婚又跟谢红丽结婚,余庆墨就是重婚。
程秋英不计较还好,哪天真计较了,告余庆墨一个重婚罪,余庆墨就得坐牢。
再有不是,那也是自己儿子,还是唯一一个儿子,一把年纪了,总不能真看着他坐牢。
余敬平年纪大了,出不了远门,就派自己的手下去清水大队找程秋英了解情况,余庆墨听说了,怕程秋英把他的事儿都给抖落出来,就给程秋英发了封电报,希望程秋英能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