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春花拿到这1块6,乐得眼睛都要看不见了。
三伏天,地里没啥活,她就算是在家,一天也就挣3,4个工分。
而且这几天她在派出所都是好吃好喝的,除了不自由,别的可比在家强多了。
美滋滋的回了家,程立山发牢骚,“你还知道回来啊?”
柳春花从派出所出来的时候,就听人说朱家营抓到了特务,她一琢磨,就觉得自己被关起来,肯定是跟这事儿有关。
要不然,早不关,晚不关,咋她去了趟朱家营,就把她关起来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次抓特务,她也算是立了大功了。
这么一想,很是自豪,她自恃自己是有功之人,就有点看不上程立山,蔑视地看了他一眼,“我是办大事去了。”
程立山哼道,“你能办啥大事?”
柳春花急了,正想跟程立山说,突然想起公安的话,不能往外说,话到了嘴边又变了,“你一个糙爷们儿,说了你也不懂。”
说完,挺着胸脯回屋了。
把那1块6分钱压到了枕头下面,突然心里就有点后悔,她也是立了功的,早知道就多给派出所要点钱。
她立了这么大功,只要她开口要,派出所肯定给。
现在后悔也晚了。
作者有话说:
第90章
三伏天过完, 东东就要去上小学。
早上起来,程立阳绕着村子跑了两圈,回来的时候, 丁苗已经做好了早饭, 盛好放到了饭桌上, 金灿灿的小米粥,白面饼子,切的细细的咸菜丝,还给东东炒了个鸡蛋。
东东要上小学嘛, 做点好吃的,算是庆贺。
程立阳压水洗了脸,又换了身干净衣裳, 然后就坐下扒饭, 一边吃一边对丁苗说, “所里有事, 今儿个我没空送东东去学校。”
办完特务那件案子,程立阳也没回清水大队, 杨成奎不放人,说刑侦队缺人,让程立阳留下帮忙。
帮到啥时候没说。
缺人是真,最主要这次的案子, 程立阳办的实在漂亮, 他舍不得程立阳这个得力干将。
听杨成奎的意思, 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把程立阳招到刑侦队。
程立阳刚立了大功, 早就报到了县里, 这时候招程立阳进刑侦队, 时机正好, 上级也不会卡着不批。
怕程立阳不愿意来刑侦队,还拿话激程立阳,“你媳妇现在是吃公家饭,还是名医,你如果还在农村刨食,你不怕她以后看不上你?”
其实他不这么说,程立阳也会答应,相对来说,他挺喜欢刑侦队的工作。
跟丁苗商量的时候对丁苗说,“如果真留到刑侦队,以后恐怕会很忙。”
丁苗听孙雷说过,刑侦队经常外出办案,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
可丁苗还是愿意程立阳去刑侦队。
程立阳去了刑侦队,就不会重蹈上辈子的覆辙,他的人生就彻底扭转过来了。
他不会再是那个被顾海洋追捕的疯子,而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民公安。
丁苗对程立阳说,“我送东东过去。”
程立阳匆匆扒了一碗饭就走了,丁苗把碗筷收拾了,喊东东,“去上学了。”
东东挎着个绿书包从屋里跑出来。
绿书包是去年余敬平给他的,程秋英还在书包上缝了个红五角星。
丁苗给他整了整衣领,叮嘱他,“上课要听老师的话,不能乱跑。”
小学跟育红班不一样,育红班一节课也就20分钟,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带着做游戏,或是自己在院子里玩。
小学却是要上45分钟,而且还不能随便跑动,东东小,丁苗是担心他坐不住。
东东点了点头。
丁苗,“如果想上厕所了就举手,不能憋着。”
之所以这么叮嘱东东,是丁苗听她大哥说过一件事,说是有一个刚上学的孩子,胆子小,想上厕所了也不敢举手,结果拉到了裤子里。
就是不会拉到裤子里,一直憋着对身体也不好。
正叮嘱东东,程秋英过来,从兜里拿出一毛钱给东东,“贵生他们仨上学的时候,都是一毛钱,东东也一样。”
程秋英尽量一碗水端平,一个孙子有的,其他孙子基本上都会有。
就是贵生他们仨都是上了一年就不上了,程秋英拿着笤帚疙瘩满院追着打,也没把他们仨赶到学校去,气得她差点没把那一毛钱给要回来。
既然都有,丁苗就让东东收下了,对程秋英说,“娘,我们走了。”
程秋英又嘱咐东东,“去学校跟着老师好好念书,别学你大哥,手笨的跟猪蹄儿似的,字都不会写,把亲娘坑的差点当特务抓起来。”
说着斜眼看向端着个碗蹲院门口的柳春花。
柳春花刚刚喝了一口饭,一下子被呛着了,一阵咳嗽,差点没把手里的碗给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