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玠似乎知道他会恼,声音幽幽:“萧指挥使,您不着急回答奴婢,先回去好好想想。京营提督的位置,奴婢就摆在这儿,您若想清楚了,随时过来取。”
萧于鹄顿了顿,终于没有理他,拱手告辞。
作为兄长,他与萧素馨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可不代表他不疼萧素馨。
第46章 训狗2
萧素馨现住东安大街附近的十条胡同内, 萧于鹄复起后,在那儿典了处院子,供她和几个仆婢歇脚。
夜色寂寂, 马蹄哒哒踏过青石板街, 有如碎玉投泉。
马车内,徐太安和萧素馨相对而坐, 才从瓦舍出来。
萧素馨打起帘子望着长街,已经很久没有理睬徐太安,等她发现外面实在没有可看的东西,才回过头, 发现自己的鞋尖不知什么时候抵着徐太安的鞋跟, 可徐太安明明赧得耳根泛红,也佯装不知。
萧素馨不禁抽回脚。“抱歉,徐大人,素馨失礼了。”
“无妨。”徐太安一副偷着乐的表情, “萧姑娘不必对我这么客气。”
今日他离了吏部,竟得萧素馨主动相邀到瓦舍看戏, 因推行新法令受阻而郁郁的心绪,都得到了纾解。
萧素馨也是听陆松节的劝,才寻求徐太安的帮助。
自从她和徐太安走近后, 果然有了拒绝黄玠的借口。可她却无法说服自己,心安理得利用他。
“徐大人,”萧素馨想了想, 还是道, “徐大人, 倘若我靠近你, 却不是因为喜欢你, 你还要帮素馨吗?”
她的话太直接,不给徐太安一点幻想的余地。
徐太安低笑了声:“原是我对不起萧姑娘在先,姑娘喜欢或不喜欢我,有什么要紧?”
“为什么?”
被她追问这一句,徐太安语塞。
“……萧姑娘,你不要自责,就当我徐某人油腔滑调,想占你的便宜。我虽身居高位,但兜里没什么银子,家里仅有个年迈的阿婆。阿婆吃得少,我也吃得不多,只喜欢喝酒。无论怎么算,我都不是良婿。姑娘说的喜欢,我从不敢奢望。若我能对姑娘有用,姑娘便拿去用。”
他的话,和黄玠相似。
他们都说,如果自己对萧素馨还有点用,尽管去用。
萧素馨便又望向帘外。
远远的,她看到了萧于鹄的马。她知道萧于鹄不日回盛京,但不知具体的时辰。不禁唤了声“哥哥”。
*
与徐太安告别,萧素馨和萧于鹄进了屋。
萧于鹄褪去身上甲胄,把剑摁在桌上,神色复杂打量萧素馨。他们虽是兄妹,但小的时候,他喜欢和兵器兵书打交道,疏于对萧素馨的照拂。
萧素馨高兴他回来,一面张罗人给萧于鹄准备夜宵,一面问他关于鞑子的事,萧于鹄指尖点了点桌面,把外衫挂在椸上,道:“让我去做吧。素馨,你想吃什么?”
“小厨房剩了些面粉,哥哥,你会做面条吗?”
萧于鹄淡笑:“要宽的还是细的?”
“七分细,就像阿娘曾经做的那样,哥哥,你还记得阿娘做的板面吗?”
“记得。”
萧于鹄曾经亦是世家郎君,一应吃食皆有仆婢操持,但流放和行军的经历,让他学会了诸多生活技能。萧素馨就在小厨房的门看着他,萧于鹄话不多,对她也常淡淡的,可小时候她被纨绔欺负,他总会挡在她面前。他生得比同龄人高,筋肉勃发魁梧有力,只需挽起袖口,别人就不敢造次。
即便现在他回来,亦不会过问她在教坊司的经历,知道那是她的伤疤。可他会设法照顾她。
萧于鹄揉面的力道很足,很快,面团就在他手里变得服帖,随意捏揉搓扁。他取了菜刀均匀切成细条,生火,用猪油润锅,先煎了两个鸡蛋,才加入水加热,最后下面条。
萧素馨好奇他这样的做法,打趣道:“哥哥,你做的是什么?”
萧于鹄才想起来,萧素馨想吃的是板面。
他被黄玠的问题困扰,走神了。
“抱歉,你凑合吃些。”萧于鹄赧然,把面条放进滚水内搅拌,不经意道,“素馨,你怨我这些年没给你写家信吗?”
“老实说……怨过。可哥你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流放和行军肯定很辛苦吧。”
“我已经习惯了,无所谓苦不苦……对了,素馨,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嗯?”
萧于鹄盯着那些逐渐浮到水面的面条,才想起加盐,“……我听说,你对宫里那位黄掌印……”他突然不知该怎么说下去。
萧素馨不知他从哪听到的风声,面颊顿时灼烧起来:“哥哥,你别多想。他是个阉人。”
“我知道。”萧于鹄决定暂时忘记黄玠的话,“且不提他,你在这盛京可有喜欢的人?娘从前就对我说过,若我能平安回来,要麻烦我操持你的终身大事。若你没什么想法,我可以帮你慢慢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