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开张前,苏蕊也曾考虑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用来宣传,但算过成本后苏蕊思索再三还是放弃了,有流动摊位的口口相传,时间长了效果也不差,但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自己买的广告又咋会比得上正面的宣传?
事情办完,不知道这篇文章啥时候能登出来,苏蕊也没太放在心上,但她心里还是盘算起,为以后不知啥时候到来的客流高峰提前做好准备啊。
李华留下来采访,比家里人晚回家,开门进屋,就见大小三人趴在桌边,手里拿着刚买回来的月饼盒子看。
“有这么好看吗?BBZL ”
“当然好看!你看这上面的祝福语还不一样。”李华妻子像发现啥新奇东西,高兴的笑。
李华凑过来一细看,还真是,他家买了三盒豪华装,每盒写的内容都还不一样,例如花好月圆,阖家团圆等吉祥话,编成优美、朗朗上口的句子,让人读着就像真正收到了祝福一样。
“心思真是巧,”李华妻子不禁感叹,这么用心的东西,让人买回来一看就真心觉得这份钱花得值!
“也不知道别的盒子上写的是啥?”
李华妻子突然好奇,要是多买几份回来呢?
“还买?”李华下意识反问。
“咋了!不行啊?”李华妻子叉腰,“都好几年中秋过节没回过我爸妈家了,我想着今年回去,买上点像样的礼物带回去,我这面上也能撑过去,咋了,给我爸妈买东西十几块钱你就舍不得了?”
机关枪似的突突突,把李华听得耳朵一震,心里只觉得冤枉,赶紧解释:“我哪有不同意的意思,给爸妈买东西我啥时候含糊过,花再多钱都是应该的!”
李华妻子哼哼两声,“这才差不多。”
手伸到李华跟前,“给你岳父岳母买东西,拿钱来!”
李华哭笑不得,哼哧哼哧半天,从口袋里掏出昨天刚发的稿费。
“你是不是偷看我钱包了?”李华怨念,他全身就没啥时装过超五块钱。
李华妻子得意昂头,“我还不知道你,啥小心思都别想瞒着。”
揣上钱,准备赶紧去苏记把月饼订上,要是晚了后天没有月饼拎回家,她总觉得心里不得劲,这看过最好的啊,其他就觉得拿不出手了!
顺便去仔细瞅瞅,还有没有别的祝福语了,她一定得嘱咐店员给她来不重样的!
小小的月饼礼盒,给苏蕊玩出了各种花样,让这时候的人们超前体验到了收集的快乐~
被没收了私房钱,李华心中悲愤,坐在桌前文思泉涌,一篇关于苏蕊的采访文章火速出炉。
第二天一上班,李华就跑去将文稿递给领导。
李华对自己这篇稿件信心十足,觉得完全没啥问题。
人物正面,思想进步,小人物的成功典范。
从选题、切入点、文笔用词,李华觉得这是他最近几年,写得最满意的文章之一。
领导看了半天,放下手里的稿件,却先问了句别的。
“昨天比赛你去看了?”
李华一听,立马领会到意思,主动问道:“领导,你也去了?”
领导点头,“能紧跟时事,采访到一手信息,你做得很不错啊。”
受到上司表扬,李华骄傲挺胸,眼睛变得噌亮,“那您觉得可以过不?”
领导大手一拍,“既能迎合过节的氛围,思想主题又积极向上,很符合我们的主流思想,立刻把这篇文章加进明天的版面上,把曹甲的换下来。”
李华心中一喜,这叫啥!领导是用实际行动肯定了他,不光文章写得好,领导更是把他当做自己人啊,李华BBZL 连忙点头应下。
心中大受激励,李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感谢一下领导的栽培。
“领导,昨天您去吃了苏记的冰皮月饼不?”李华暗戳戳问道。
“当然吃了,”领导点头,“味道确实不错。”
李华顺着话,自然接道:“领导,正好我家昨天多买了两盒,这不过节吗,我想着这么巧,您也喜欢吃,我给您送两盒,算我给您中秋问好了。”
领导不说话,默默点点李华,“你啊,就是太客气。”
“嗐领导说的啥话,这不赶巧了吗,”李华装作听不懂。
两人这边默契进行着职场交流,那边苏蕊还不知道李华特别给力的为她宣传了一波。
加班加点做完所有订单,空面粉袋子都堆了厚厚一沓,连轴转了几天,苏蕊面露疲惫,严燕兰几人也是累得不行。
苏蕊又不是啥黑心老板,本想着中秋节,店里下午提前关门,让大家回去休息休息,她也能和自家人好好过个节,谁想到七号早上一开门,呼啦啦进来一群客人全是来订购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