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的要数苏记特色牛肉丸,有客人看着菜单,一盘牛肉丸居然要三块钱,后面还标着数量,十颗。
乖乖,一颗丁点大的肉丸子就要三毛钱。
“这牛肉丸咋这么贵啊?”有食客忍不住问。
苏蕊早有准备,耐心解释道:“纯手工制作的牛肉丸,光打肉就要花一个钟头,还不包括后续的制作,味道不说了,这个定价,认真算下来根本赚不到啥钱。”
人对于贵的东西,总是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感,食客们实在是太好奇了,咬咬牙,“给我来一份尝尝!”
苏蕊莞尔,“您放心,绝对让您物超所值。”
服务员上菜很快,先来的客人,桌上的锅底已经沸腾了。
往锅里下入牛肉丸、蛋饺、肉卷、豆腐,在红油波浪里翻滚,在锅里咕嘟咕嘟炖煮着,单是看着,就让人馋了。
煮熟飘起来,迫不及待想要尝尝BBZL 这么贵的丸子是啥味儿。
捞进芝麻油碟里,滚一圈,吹吹气,放进嘴巴里咬一口,鲜美的汁水蹦到舌尖上,牛肉丸的口感相比鱼丸来说,更加筋道有嚼劲,手打牛肉泥不是那么细碎,有点点肉质的颗粒感,多了股独特的风味,鲜美的让人吃得舌头都吞下去。
十颗牛肉丸每人分两颗,几口就吃完了,根本不够吃啊!
继续下筷子,素菜味道也不差!甜丝丝的白菜压下口腔里的麻辣,吸饱汁水的冻豆腐,一口咬下去,吸收的精华全爆在口腔里……
吃的真过瘾!
冬天来吃顿火锅,哪哪都满足了,不要太舒爽!
一圈吃下来,食客们发现苏记家的锅底,兼职神了,涮啥都好吃!这下选择困难了,下回来吃改咋选呢?
念头一动,食客们突然有点怨念,这东西太好吃也是种烦恼啊,纠结吃啥是个问题,关键是上新的好吃的越来越多,钱包快要撑不住了!
换算一下,感觉变成了苏记的打工仔,工资在自己的钱包里根本存不住啊!
不过价钱虽贵,其实细算下来在苏记吃一顿并不亏,不管是杂食铺子还是火锅店,用料那都是明眼能看见的好,从不敷衍客人,用的肉类都是上好的品质,蔬菜也是当天最新鲜的,这还有啥好说的,总不能让人家开店还倒贴钱做生意。
选择来苏记吃饭的人,都会算这笔账,真要不划算,用料扣扣嗖嗖的,味道再好,能吸引来这么多客人?
嗐,只能说,价钱高不是苏记的错,只能怪自己太穷!
化悲愤为食欲,不管了,先吃了再说!
至于下顿……努力赚钱吧!
第54章 元宵
1988年的祁连县, 新年还没过完,却比过年时还热闹,刮起了一股火锅热潮。
正宗的川渝火锅, 这名头打出来,很多人连本省都没出过,现在不用出远门, 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外地的美食,咋地都要去试试啊!
外面吹着冷风, 待在屋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再约上三五个好友一块, 想吃啥都能吃到,虽说不便宜, 但几个人平摊下来也只用四五块钱,多快乐!
苏记的火锅店,成了县城人新一处最爱去的地方,火锅店里天天都爆满,几乎座无虚席。
苏蕊从之前招的一批人手里, 又赶紧挑了六个表现优异的老手送进店里,这会真是哪哪都需要人。
光洗菜切菜的帮工就有五个, 专门坐在水池边洗刷有五个人,这些不提, 店里提供酱料,口味品种很多, 这里最畅销的就是经典的芝麻油碟,每天店里用的芝麻酱和蒜末都按桶记, 必须安排专门人来剥蒜捣蒜末, 不然都不够店里用的。
苏莫和苏磊的车队, 也是满车的往仓库里运食材,瓜果蔬菜用量太大了,县城里的品种供应不上,苏蕊早早联系了县外的种植大户,来满足店里的需求。
如此BBZL 火爆的生意,难免引起有心人的眼红,但消息灵通的,对苏蕊背后有人脉的事情也知道一二,再说这正宗的手艺,想要模仿到位还真的挺难,毕竟像苏记这样的火锅店,投入不小,要是想要盲目跟风,这么贵的菜品却没客人买单,那真得赔的底裤朝天,所以眼红的人是不少,但短时间内还真没出现跟风模仿的饭店。
苏蕊也不在意,祁连县迟早会出现第二家、第三家火锅店,但到了那时候,苏记的特色火锅也上新了,鸡公锅、甲鱼锅……能推出的花样太多,完全不怕人模仿,苏蕊早早计划好了。
当然这还是后话,这边火锅店开业前五天的业绩出来了,望着桌上快要堆不下的钞票,苏蕊和方桂兰心里美滋滋,最高的一天,火锅店里的营业额居然超过了五位数!真真正正的来吃火锅的客人,排队都排到了马路上,店里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