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们就收着,图个吉利,今年咱家日子好起来,来年再接再厉,我和你爸就等着你们孝敬了。”方桂兰挥手让几人收下。
潘凤梅想想干脆收下,她也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老两口。
“爸妈,这是我和强子给您二老的红包,以前没钱算了,以后每年肯定少不了,钱不多,但多少是我们的心意。”
“对,爸妈,这是我和勇子的。”苏大嫂赶忙也掏出两个红包。
两家提前商量好的,潘凤梅想着他们现在毕竟是托了苏蕊的情做起生意,苏蕊现在还没结婚又没小孩,干脆孝敬给爸妈,小姑子肯定高兴,也算是一举两得。
方桂兰和苏建平意外他俩也有红包,心里高兴,又不太好意思收孩子们的钱,心意领了就是。
潘凤梅几人态度坚持,老两口最后还是接了,脸上笑就没停下。
掐着12点时候,苏建平拿出早早买好的鞭炮,这时候过年,每家都是要放鞭炮的,在农村里,这放鞭炮也有讲究,代表着这家今年日子过得好不好,家境越殷实BBZL 的人家,买的鞭炮放得时间越久,花的钱就越贵,是这家实力的象征,代表家境富裕。
苏建平拿跟烧起的树枝,走到院里准备放炮仗。
今年老苏家,必然是要讨个好彩头的,买了六挂炮接上,放得那叫一个持久响亮。
噼里啪啦,炮声越响,寓意来年越红火。
听着屋外震耳的炮声,苏家人都满意的很,只觉得是个好兆头,周边邻里也都响起了炮声,此起彼伏,从12点前响到零点后,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到来了!
12点一过,守完岁,众人赶紧上床睡觉,第二天还要忙活早起呢。
大年初一早上得吃饺子,天不亮方桂兰就在厨房里忙活,全家齐上阵。
和面擀面皮,调馅儿包饺子,钱包鼓起来,新年吃的饺馅都丰盛起来,这边买不到水产,上次从南边带回来不少干货,泡开了掺进配菜里,正适合冬天丰富菜品。
虾皮鸡蛋馅儿、香菇猪肉馅儿、韭菜粉丝馅儿,一个比一个味道鲜,这还不算,还要往饺子里加上吉祥,洗干净的硬币、白色芝麻馅的糕、饱满大颗的花生,寓意着发财,步步高,图一个来年好兆头!
苏蕊装作没看见方桂兰在饺子上做的记号,专心包着自己的饺子,心里悄悄想等会盛饺子她会吃到几个好兆头。
果然,盛饺子的大勺掌握在方桂兰手里,每个人碗里都有好彩头,苏蕊一个人就吃出了三个硬币,这是让她新年发发发啊。
吃完饺子,拜过神上完香,苏家的女同志没闲下来,开始在厨房忙活起来。
苏建平一家去了县城大半年,如今回来在村里人眼里也算混出了点名头,又赶上过年,第二天必是要请客热闹热闹的,喊上亲近的亲朋好友喝酒吃饭,也算是村子里过年的习惯。
要用的食材是早早在城里买好带回来,有些熟菜提前卤好,冬天气温低,放两天一点没味儿,上锅蒸一下就能上桌,方便又省事。
其他鸡鸭鱼肉,炸圆子炸酥肉的,就要当天忙活起来,方桂兰没让苏蕊插手,为了做生意下厨那是没法子,在村里请客吃饭不讲究味道,分量管饱就行,哪用得着苏蕊掌勺。
刚忙活起来,就有人上门了。
原来是今天要来家里吃饭的人家,关系亲近的媳妇婆子提前上门帮忙张罗来了。
众人进门,先是拉着苏蕊一顿夸,方桂兰瞧出自家闺女不自在,拉过人进厨房忙活,苏蕊赶忙溜回房间,忙自己事去了。
院里热热闹闹的,说话吵闹声,苏蕊在屋里关上门都听得清楚。
老屋的桌椅不够,苏大嫂、苏三嫂家里的桌椅统统搬来院里摆上,总共摆了四桌,每一桌的菜色都挺丰盛,红烧鱼块,用盆装的胡萝卜烧羊肉,满满一盆里,羊肉多胡萝卜少,红油油的猪肘子,白乎乎的大白馒头……
来吃饭的客人都乐了,这规模的宴席在乡下可不少见,四五桌BBZL 下来,这么多大荤肉菜,怎么着也要花两三百块钱,苏家真是大气啊。
村里人肚里缺的就是油水,可跟城里面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不一样,不用花钱吃一顿好菜,来到的人都特识趣,男人围着苏建平和苏莫几兄弟,问着做生意的事,女人们帮忙打下手,嘴里羡慕的好话也是不停往外蹦。
到了正中午,请的客人都来齐了,有的左邻右舍离得近,知道吃饭的人多,干脆自带碗筷,这倒省了苏家的事。
一顿饭吃下来,苏家待客热情,没人不知趣的在这时候讨嫌,吃着喝着聊着天,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下午两三点才散,每家带着孩子来的,走的时候口袋里都塞满了糖果,这种糖果包装好看价格不贵,几毛钱能称一大包,正适合回村散给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