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这时已经走到跟前了,轻轻巧巧地从大婶身后绕出来,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向那少年问:“能不能让我看看?”
那少年和青年猛地转头看向她,两人都是一惊。
青年惊的是这么嫩生生的小丫头,跑来添什么乱,而那少年则惊的是,这小丫头不是旁人,正是他这几日魂牵梦萦的常家姑娘。
“你……”少年俊秀的眉眼一颤,抢在青年前面开口,“你会看么?”
青年则是拿锐利的目光上下打量她一遍,又看看那少年的神色,忽得明白了什么似的,问:“你姓常?”
妙玉有些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她没弄清这两人怎么就知道她姓常了,不过常知府一介达官贵人嘛,在本地也算是名流,作为家中唯一的千金小姐,寻常人认识她,也不算很稀奇的事。
她请少年依着码头的石壁坐了,然后蹲在他身边,拿纤细手指慢慢地探他肩膀,少年的脸噌地一下就红了,七月的柿子似的,也不敢扭过头看她动作。
妙玉心里暗暗发笑,面上还是一副淡淡的模样,拿出了一点知府小姐的做派,清了清嗓子道:“不打紧,脱臼了,你若信得过,我现在就帮你整复。”
少年把头点得像擂鼓,妙玉拉着他一只手腕,慢慢向上抬起来。
他的手骨节突出,仿佛只一层皮肉覆在腕骨上,袖子里熏过香,空气中飘出来的是古朴的木质香气。
少年的神色愈发痛苦,妙玉轻声问:“很疼么?不能抬起来?”
少年默默点了点头。
妙玉低低“嗯”了一声,是肩头脱臼,似乎心中有数了,只让他把胳膊伸直,搭在自己肩头上,然后一手按着他肩头,再极慢极慢地站起身来。
少年脸上的痛苦随着她的动作愈发加深,身后传来窃窃私语,妙玉倒也懒得理会。青年眼看情形不对,向前踏了一步,仿佛要阻止她时,只听少年肩头传来“咔吧”一声脆响。
他站起身,甩了甩胳膊,一脸欣喜地说:“多谢姑娘,我……我好了!”
第29章
大概是见到这少年郎的毛病被一个小姑娘三两下治好了,先前还围观的众人便丧失了继续看热闹的兴趣。此时河面上又遥遥传来鸣金之声,是新一轮的龙舟竞渡行将开始,于是众人又拥簇着往码头而去,人人都想占一个好位置,猜一猜哪一艘龙船能拔得头筹,再蹭一蹭头一名的喜气。
水面上的风吹过来,吹拂起妙玉鬓边的碎发,撩在颊上痒痒的,妙玉孩子气地拿手指将碎发绕到耳后,看着站在面前的一对兄弟,拍了拍手笑道:“成啦!幸亏你遇着我,要不只能拖着这半拉膀子去找郎中了。”
青年忙作了个揖,向妙玉表示感谢,然而身旁的少年却将身板儿站得笔直,头也微微低着,脸颊看上去已经没那么红了,但既不敢抬眼去看对面那个神采飞扬的小姑娘,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青年背着手拍了拍少年的肩头,他当然知道十三弟为何如此反常,尤其是这姑娘年纪小小,却能冷静处理肩伤,看过来的目光是那么泰然,透露着超脱年纪的成熟,怪不得叫他涉世未深的十三弟心驰神摇。
“四弟!十三弟!”后头传来另一个男子的声音,“你们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那对兄弟忙转过头顺着声音去找,只是人潮海海,把声音都埋没了,青年拉一拉少年的衣袖,又向妙玉道:“姑娘,我兄弟二人要寻之人正在此处……”
妙玉很大度地笑了,“快去吧快去吧,今晚别让你兄弟伤处碰水就成了。”
青年点点头,道了句:“多谢姑娘,后会有期。”然后拉着那少年走了。
少年像一只流连的小兽,一步三回头,却始终不敢拿秀气的眸子正视她的眼睛,等快要走出人堆时,他像鼓足了勇气似的,讷讷地大声道:“常姑娘,明日此时……我,我还在此地等你。”
回到山塘街行馆,胤祥才回过神来。江南的屋子不像京城,都建得很逼仄,天井里来带着凉意的晚风,仿佛被人兜头泼下冷水,双颊的灼烧感才慢慢淡下去。
胤礽走丢了半日,刚踏进行宫来就万岁爷喊过去训话,胤禛和胤祥不想在正房里碍眼,遂并肩回下榻处去。胤祥扭过头问胤禛:“四哥,我方才是约了常姑娘见面么?”
胤禛别过脸,“我都替你害臊,你当人家姑娘是京城里的格格们,能随随便便与外男见面,叫人看到了,成何体统?”
从后门踏入花园,胤祥顿了顿,“是我疏忽了,我……我这就去跟她说,明日不必赴约。”
“也不必专程去说,”胤禛顺着竹间小径往两层小书楼走,“明日你不去不就成了,叫人巴巴地上门递话,反倒让知府大人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