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来不及回答,已被这除夕夜的烟花引去了全部注意了,他倒也不着急于一个答案,只是转过头,静静凝望她的侧脸。
在橙黄的烟光下,她的人已被浸了个透,淹得遍体通明,雪白的肌肤通透如琉璃,脸容是那么静,漆黑如墨的眸子里,微微闪烁着明亮的倒影,仿佛在他碧落一样的心海上点起无数灿烂的烟火。
胤祥抓住膝头一片暖绒绒的衣布,微微笑了。在这所有人都以为他孤寂清苦的时刻,他却觉得这岁月无比安宁,美丽祥和。
第66章
这年一过,大概也是因为黛玉和兆佳景仁的婚约而赌气,宝玉迫不及待地和薛宝琴下了小定,第二日便嚷嚷着要到养蜂夹道小院来给十三爷递喜帖。
宝玉是个没心没肺的,全然忘了养蜂夹道的伙食一应有定例,素日只吃些咸鱼腌菜并清粥饽饽,好在妙玉私房银子不少,立刻派绿杯上酒楼里买了几样大鱼大肉回来。
宝玉很不好意思,挠着头去问胤祥腿伤,而宝琴局促地坐在角落,妙玉只好不停地给她夹菜:“妹妹多吃些,家里厨子偏爱金陵菜色,这些北京风味吃不到的。“
宝琴含羞地笑,她在书院里读过妙玉的诗和作品,心里对这位十三福晋很有些好感。
“宝钗如今怎么样了?“妙玉低声问。
宝琴抿着唇笑,“姐姐上个月就搬回大观园住了,我妈妈起先还奇怪呢,后来姐姐私下同我们说了,才知道其中缘由,好在我家里是做皇商生意的,福晋姐姐大概也晓得,妈妈让薛蟠大哥哥给姐姐分了一间店铺,大哥哥虽然不乐意,但是拗不过妈妈,这几日那铺子就要开起来了,做水粉生意,姐姐虽然比从前忙碌,但瞧着气色竟好了许多。”
看来宝钗还是想通了,她这样的能力手段,若是出去闯荡,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何况这会又兴女商,女子很有些地位,乐意花钱讨自己喜欢,选择做胭脂水粉的生意,用现代社会互联网的黑话来说,果然是条好赛道。
妙玉很满意地点着头,忽然想到了什么,“那隆科多没找过来么?”
宝琴叹了口气,“福晋姐姐大概还没听说吧?隆科多大人如今正忙着呢,他有位小妾李四儿,生得姿色出众,因他家大夫人曾经阻止过李四儿进入府,惹得李四儿怀恨在心,想要上位取代正妻,竟一直排挤折磨大夫人,逼得她自缢,还好被下人救回来了,姐姐去看望了两回,隆科多竟全然没认出来,只当是大夫人家中的远房亲戚,姐姐干脆也不回佟府了,只任他们闹去。”
“这倒也罢了。”妙玉揉了揉眉心,宝钗如今找到了事业,又不必依附男人活着,完全没必要再去趟那浑水。
这厢女眷们在絮絮私话,那边胤祥却在与宝玉聊江南织造局的案子。只是宝玉向来头疼这些,既然帖子递到,说了几句,便急不可耐地想寻个由头回贾府去。
胤祥怎会看不破他这一点?于是顺水推舟地放他二人套车出养蜂夹道。
“怎么刚来又要走?”妙玉有些不解,盯着一桌子琳琅满目的菜,有些心疼,“都没动几口,多可惜啊。“
“宝玉也是有趣,为什么巴巴地要送帖子过来?”胤祥的心思全然在另一处,伸手拉了拉妙玉的手腕,“是特意来见我的福晋么?”
妙玉觉得很好笑,挑着眉头看他,“十三爷莫不是吃味了?”
向来冷静的胤祥一下子蹙起了眉头,“我为何要吃味?”
妙玉耸了耸肩,“那谁知道。”
胤祥一脸诧异地看着妙玉端着半只烧得宛若流金的烤鸭往厨房去了,只剩下他坐在窗下,诧异地宛若吞了个鸭头。
“我,吃味了?”他指着鼻子问自己,“吃贾宝玉的醋?”
揉了揉膝盖,决定不去多想,拄着拐杖挪到书桌边,还有几本胤禛送过来的折子,事关江南织造局,叫他这几天一定要看完的。“
万岁爷有意复立太子,这事谁都看得出来,可江南一带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地盘,他们这一回,又在计划什么夺嫡的阴谋呢?
胤祥一手翻开一面奏本,一手去够笔架上倒悬的羊毫笔,手肘不知道碰到了旁边博古架上的哪个盒子,一粒核桃滴溜溜地掉落在地上,顺着青砖的地缝滚得很远,停在一块明丽的光斑上。
他慢慢走过去,伸手将核桃捡了起来。
说是核桃,那其实是一个核雕的龙舟,是康熙三十八年他从姑苏回到京城后,宫里的匠人们供上来的新奇玩意,他本不喜欢这些摆设,只是恰好那时读了魏学洢的《核舟记》,而那雕刻栩栩如生,宛如端午那日在姑苏河上所见的龙舟齐渡景象,便被他随手留了下来,塞在某个锦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