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三穿陈阿娇+番外(27)

“都在甘泉宫外。”

阿娇本想派人把侍从撵得距离甘泉宫远一些,却又怕画蛇添足反暴露刘寄。狠狠瞪他一眼:“你好好躲着,除我之外谁来也别相见。等神仙殿的宴席结束,我带你去见老太太……你是老太太的亲孙子,她不会不管你的。”

刘寄:“阿娇姐姐,你一定要多在老太太面前替我说好话。”

“知道了。还有事交代吗?我出去了。”

“你有吃的吗?我整整一日水米未进,快要饿死了。”

阿娇屋里从来不放点心、果子,都是现吃现做。她记得下午膳房送来一碗蒸蛋羹,想请她品尝。那会她忙着,只看蛋液凝固的状态就知道味道不会差,便搁在一边。现在肯定凉透了!不过天热,吃点冷的也没什么。

阿娇出去之后,刘寄捧着一碗蒸蛋羹,一勺勺往嘴里送。干贝的鲜融化在嫩滑蛋羹里,他的眼泪也融化在碗中。腹中不再空空,迟来的恐惧占据他的心神。

刘寄像承受不住太大的压力一般,背脊弯曲佝偻,捂着嘴努力不让恐惧倾泻而出。

……呜咽声还是从指缝里泄出来。

阿娇回到神仙殿的时候,晚宴刚好结束。明日有大朝会,皇帝已经离去,阿娇凑到老太太耳边,小声把遇到刘寄的事情说了。

老太太全程脸色没有一点变化,听完拍拍阿娇的手,轻声说:“一会儿,我让阿方跟着你去把人领出来。剩下的事情,你不用管了。”

阿娇就真不管了。

她没相信过送口信的人是老太太派去的,要真是老太太的意思,刘寄不至于孤零零一个人在甘泉宫乱撞被她发现。以老太太行事的周全,刘寄就算在长安躲半年也没人能发现他的存在。

送走刘寄之后,阿娇洗漱更衣,觉得腹中饥饿。

宴席上的菜肴一道道送上来又撤下去,她完全记不起吃过些什么。

程安见她捂着肚子喊饿,忙问:“您要吃点什么?元庖人还候着,让他伺候。”

“让他蒸一碗蛋羹吧……”

作者有话要说:鸡蛋羹其实不放干贝、肉丁什么的,蒸得成功搁点生抽和香油也美滋滋。

第13章 清炒白菜

一晃半个月过去。陈须的田地已经开垦出来,正在老农的指导下施肥整土。不过此时种秋葵已经来不及了,他或许得种点别的蔬菜——这个悲伤的消息还没人告知他。阿娇冷眼瞧着,哥哥原本虚浮浪荡被酒色掏空的身子颇有些回春的势头,别的不说,至少走路的时候迈步更稳健了。

他也聪明,眼见阿娇铁石心肠不可撼动,悄悄写信向窦太主求情。

可惜窦太主溺爱儿子,但更怵闺女。她甚至不敢直接给儿子回信,还特怂的在写闺女的信里把儿子卖掉,以撇清关系。

在信中,她询问红糖的方子。红糖在宫外的价格没有丽媛说的那么高,因为能得到红糖的人家,绝不会把它拿出来售卖,所以红糖属于有价无市的顶级奢侈品。

外面的红糖大多数是皇帝赏的,窦太主知晓女婿拿女儿的智慧结晶收拢人心,还能坐得住?当即表示,这事我也能做。

阿娇不在乎一张红糖的方子,她觉得外头的人迟早能通过红糖的原料是甘蔗汁复刻出红糖,乃至冰糖。再者母亲想要,她不会不给。

没过多久,窦太主又送来一封信。问她能不能直接送一批红糖到公主府,要是外包装能和当初阿娇献给王太后和太皇太后的一模一样就更好了。

阿娇:为什么呀???

还是周希光解惑,阿娇才知晓其中的缘故。

人人都知道红糖是皇后制成,王太后盖戳的养颜圣品。皇帝赏的红糖也很好,但缺一味只有皇后才知道的秘方,外面都在传中宫制成的红糖最真、最有效。

又出现新的谣言?

阿娇至少知道上一个谣言——红糖被传为养颜圣品,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窦太主难得有所求,阿娇答应下来。

这是一件小事,周希光回宫就能办。

他来甘泉宫有三件事。

第一件,阿娇让他寻一处合适的地方,大量种植甘蔗。他办成了。本来也不难,皇后有汤沐邑的税赋收入,不缺钱。阿娇自己也有不少田地,大多为成亲时家中给她的嫁妆。

第二件,女官体系的推行遇到一些麻烦,大部分中宫官都能处理。毕竟服务于皇后的中宫官是按照朝廷的模式直接复刻的一个小朝廷,内官们的能力不弱。不过一些指导性的决定,还得皇后点头才能着手办。正好宫里乱七八糟的事情挺多,需请出阿娇的皇后大印一一加盖玺绶。

第三件,汝阴候请平阳公主做中间人向皇帝求情。他就算嗅觉再不敏锐,宫中任用女官的大事也该知道一点,再一打听丽媛现在是太皇太后亲封的尚宫,他能不慌?

条纹花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