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说,蔺荷就一直等着,最后小石头鼓足勇气:“……小的们,是,是来给蔺姑娘干活的。”
“对,小十是这样说的。”
第一次给孩子培训的蔺荷摇摇头:“准确来说不是给我干活,而是给你们自己。”
“给自己?”
“对,这个工作是送外卖,刚开始只需要在国子监内部送外卖,后面可能会拓宽到整个京城,不过距离越远,拿到的分成也多。”
送外卖是什么,小石头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
于是蔺荷就着重讲了一下概念以及待遇,包三餐、月钱的构成、工作的安全性,虽然古代没有保险,但蔺荷也保证,只要是工作期间生病受伤,都可以免费治疗。
这么好的待遇,听的养济院的一群孩子眼睛都瞪直了,感觉像在做梦,可事情又是真真切切发生了。
第一天,小石头和一众孩子回到养济院,一边帮养济院的婆婆们干活,一边背诵工作须知,他们用了五天的时间,将二十条工作须知倒背如流。
第六天,他们每个人发了一身红色的无袖坎肩,左胸口的位置绣着一个黄色的毛笔和勺子交叉的图案,不是很厚,但布料和颜色都是上乘,这对从来只穿灰黑色的养济院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东西。
尤其女孩子,十八个人里面,只有三个女孩子,她们承受着比男孩子更大的压力,原以为会被蔺荷拒绝,想到不仅留了下来,现在还能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
小石头看见,有个女孩子还偷偷抹眼泪呢。
他心里忽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也眼睛发热,鼻头发酸,于是更加坚定,要好好跟着蔺姑娘干活的决心,动作果断地把红坎肩套在衣服的外面,又拿到刻着自己名字的木牌挂在脖间,而这些木牌,让他们成功进入到了国子监,没有受阻拦。
国子监太大了,里面一草一木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惊奇的,一路上他们惊叹连连,可即便这样,他们也只是单纯看,依旧没有离开队伍。
这是第六日,离蔺荷保证的七天时间只剩下一天。
蔺荷给十八个孩子,每人发了一张地图,然后带着他们走遍国子监的每一个角落。幸运的是这十八个孩子里面没有路痴,甚至有一位,只走了一遍就将整个地图记在脑子里。
这算是意外之喜了,蔺荷很高兴,她记得对方叫小石头,个头是所有人中最高的,也是那天第一个敢出声的孩子。
想了想,她直接任命对方作为外卖一队的小队长,平时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找小队长解决,若小队长也解决不了,则由小队长来找蔺荷。
天色转黑又转明。
远处冒出一点点晨光,农户的公鸡开始叫第一声时,小石头从床上爬起来,穿戴好衣服,挂上木牌,脚步轻缓地去将其他人叫起来。
他们结伴赶到国子监,天还未彻底亮,饭堂的后厨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靠近门口的长桌上,摆着十几个用油皮纸包裹起来的小袋子,每个袋子上面写着字,分别是地点和收货人,可惜小石头他们不识字,必须要在饭堂的人讲述的时候,靠脑子记住。
然后,他们就提着各自负责的那一份,顶着晨露和晨光,去“送外卖”。
“夫子助教公事房,杨夫子,杨夫子,夫子助教公事房……”一路走一路念叨,小石头唯恐自己忘记,又怕耽误时间,后面直接小跑起来。
等他到了公事房,一个年轻夫子打开门,小石头还未看清楚那人的长相,张嘴便开始背诵:“杨夫子,这是您点的外卖,一个猪肉汉堡包、两对烤鸡翅,外加一份三分糖奶茶,请查收。”
年轻夫子被小石头的反应弄得有些懵:“我不是杨夫子……也没有点什么外卖。”
小石头心里咯噔一下,弄错了?他顿时慌乱起来,自己第一次送外卖就出现了问题,可怎么办呀!
这时,公事房的其他夫子听到动静,扬声询问:“邱夫子,来人是谁啊?”
年轻的夫子便回答:“不认识,不过他说要找杨夫子。”
“找老夫?”
又是一个声音,不过这次明显偏年迈,很快,小石头就看到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子从里面走出来:“你小子找老夫?”
瞬间,小石头的心又跳起来,他赶紧把手中的油纸袋递过去:“杨夫子,您的外卖!”
“啊?”杨夫子拧起眉毛,“什么外卖里卖的,你是谁?”
“小的是咱们国子监饭堂的外卖员,您之前在饭堂点了一份吃食,要求早饭间送到,所以小的按要求给您送来了。”
“老夫什么时候……等等!你刚才说饭堂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