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子监当厨娘(109)

这下换蔺荷有些不自在,不再开玩笑:“好了,只是你怎么知道他会要我们的果酒?”

“碰巧。”

“嗯?”

“本想抢几个聚缘楼的生意,正好碰上罢了,你可以回想一下他的穿着和口音。”

陆史虞继续往前走,似乎恢复了正常,加之把酒卖出去,心情不错:“舞狮的时候,他二人问过路。”

蔺荷回想了一下,那董长冯的口音的确不是京城人,反而有点儿江南那边的意思,且穿着富丽堂皇,只差明晃晃说自己是条大鱼。

“我们不能只卖给他一个人吧?”

“自然,本官已经让四九给黎王送去了两坛。”

至此,蔺荷佩服地五体投地,论宣传眼光,她还不如一个古人,当然她也不会认输:“夫人们那边就交给我了,正好下午要去给朱夫人送甜点!”

“嗯。”

分开前,陆史虞又莫名叫住她,问了一句:“你晚上做什么?”

“晚上的话,林大娘家邀请我一起吃年夜饭,狗蛋要上学了,之前忙着饭堂的事情,一直没有去,借此机会把礼物给他。”

她摆着手指数完要做的事情,后知后觉:“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提醒你别忘了明天和董家人见面。”

“陆大人放心便是。”

于是两人分头行动。

对于朱夫人,蔺荷算是熟门熟路,她只说是自己做的新东西,适合女子小酌,对方便了然地收下,直言:“年后常娉公主相邀,这酒正好拿去一同品鉴。”

蔺荷笑道:“那可多谢夫人了。”

“举手之劳。”

离开朱府后,蔺荷终于想起刚才为何觉得常娉公主的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就是第一批梅花树甜点中的人。

当时她还感慨,自己做的东西居然让公主都喜欢。

*****

另一边,南商董长冯和妻子回到暂住的地方。

自古以来,过年都是一件大事,民间舞狮守岁贴对联,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然后点燃爆竹,在生生岁岁中,送别旧年欢迎新年。

没有赶回故土,对他们来说已是遗憾,自然没什么心情在异乡过年,晚饭吃了些饺子,早早休息,第二日起床后便备礼去拜访陆史虞。

大年初一,百姓穿新衣,拜长辈,走亲访友,蔺荷和陆史虞都没有家人,自然少了步骤。

蔺荷只和周围的邻居相互交往,送上自己炸的黄油果子,众人尝过之后,才知道她有一手的好厨艺。

最后去刘婆家里,敲了半天门才有回应,开门的却并非刘婆,而是一个年轻的男人。

“找谁?”

蔺荷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我找刘婆。”

男人一身劲装,面容有些困顿,下巴处还有微微的胡茬:“她出门了,我是她儿子 ,你有事?”

“没有什么事,只是做了些点心,送给刘婆,其他邻居已经送过了。”

男人闻言接过去:“谢谢。”

半个时辰后,拜完年的刘婆慢悠悠回来。

她一大早是去了在另一条街上的婆家。

家里分家,公公婆婆跟着老大家住,作为儿媳,大年初一肯定得过去看老人家,不巧大嫂家吃饭完,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饭点。

于是大嫂就开始阴阳怪气,说她磕完头赖着不走,就是为了吃她们家的点心。

呸!

刘婆当场就火了,一两个油炸酥果,还不知道放了多长时间,满是潮味,那油也不是什么好油,她只吃了两口,就有点儿犯恶心。

憋了一肚子气回来,进了院子刚想骂人,又想参.军的儿子刚从军队回来,这个时辰说不定还在休息,硬是憋住了骂街。

进屋看见桌子上的点心,刘婆随手拿起了一个黄油果子塞进嘴里,酥脆的奶蛋味儿直通味蕾,让她心里的怒火有一瞬间的停顿了,他娘的,这不比大嫂家的酥果好吃?

“这是哪家的点心?!”

儿子段怀山从屋外走进来,正好听见刘婆的自言自语:“哦,是一位小娘子拿来的,说是自己做的,给所有的邻居都送了一份。”

刘婆想了一会儿:“那小娘子是不是长得高,皮肤特别白,说话细声细语,笑起来比花儿都漂亮?”

段怀山:“唔,好像是吧。”

其实他当时太困了,没有仔细看。

“哎哟,那是新搬来的蔺小娘子呢,听说父母都不在了,现在自己一个人生活,没想到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啊。”

“是嘛,那可真不容易。”

刘婆眼睛动了动,前几天她托人给儿子看媳妇,对方后来不了了之,刘婆以为没戏了呢,不想又遇到了蔺荷。

这虽然没有娘家,出嫁的时候带不来丰厚的嫁妆,但模样和性子却是实打实地好,现在又发现是个手巧的,成亲后肯定能办事。

上一篇:乡间小饭馆[美食]下一篇:医妻三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