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记者是直接从招生办那边过来的,他没有去学校打听,所以对于沈听荷的情况还不了解,并不知道沈听荷是一个插班生,而且仅仅只在学校上了半年学。
沈听荷没有提只学习了半年的事情,让她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她还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无非就是多做题,坚持不懈罢了。
想起前世在班级里面挂着的一条横幅,她顿了顿,说道:“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记者:“沈同学说的很好,看来大家以后都要往死里学了。”后面半句是半开玩笑说的。
最后记者又问了一些问题,这才放过沈听荷。
霍沛是陪沈听荷一起来的,看她被记者采访,就站在一边没有打扰。
却没想到记者问完她之后,镜头一转竟然冲着他过来了。
“这位同学,你也是高考之后的学生吗?今天知道分数之后有什么感想,能跟镜头前的观众们分享一下吗?”
记者把霍沛认成了跟沈听荷一样的高考学子了。他看着霍沛跟沈听荷一块走出来,以为他们关系很好,男生应该也是一个学习很不错的同学。
霍沛面对镜头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冷酷,解释道:“不好意思,我是陪她一起过来的,不是这次参加高考的同学。”
记者尴尬的笑了一下,也许是看他长得帅气又高大,没想到不仅没放弃,反而又接着道:“看来是我弄错了,看你们关系挺好的,是正在处对象吗?”
这个问题霍沛没有回避,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道:“没有,我还没追上。”
“哇哦!小伙子,那祝你好运!”
……
这个记者刚走,又有几个记者围了上来。他们得到消息的速度慢了一点,就被别人抢了先。
不过他们准备的问题大多都不会太一样,到时候采访出来也能写出不同的稿子。
很快两个小时结束了。
沈听荷说的口干舌燥,正想找个借口溜掉,就看到她的班主任从学校里出来了,看到她还在这里没走,惊喜道:“沈听荷!快过来一下,校长有事找你。”
沈听荷闻言赶紧从人群中出来,快步走到朱一田旁边,“朱老师,感谢你救我于水火呀。这帮记者实在是太能说了,来了一波又一波,问了一句又一句,同一个答案我都说累了他们还不走。”
“你以为呢,我刚得到消息,你今年可是咱们省理科状元,趁这个时候采访你写出来的新闻才能抓住人的眼球。毕竟这个时候大众的人最关注的就是今年的高考了。”
“校长室找我有什么事吗?”沈听荷道。
朱一田嘿嘿笑了一声,本来身材就有些发福,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平日里看起来一副为人师表的模样,这次却激动的止不住嗓门。
“那当然!校长找你估计是要给你拍照的,今年可是给咱们学校争大光了,校长现在恨不得把你供起来呢!你不知道咱们学校可多少年没有出过理科状元了,就连市理科状元都很少有。你这次竟然直接考上了省理科状元,不光是校长,咱们学校其余的老师估计做梦也会笑醒了哈哈哈哈!”
霍沛没进学校,在附近找了个饮品店等着她。这群记者看主人公走了,也都把架起来的机器收了起来纷纷回去了。
校长办公室。
沈听荷刚走进去就被王校长热情的握住了手。
王校长几乎情难自禁,还落下了几滴激动的泪水。
沈听荷自己倒是没有多惊讶,得知自己的成绩的时候,她就有想过,这次考试的题还是有些难度的,回忆了一下书里当时理科状元的分数,差不多也就是四百七左右。只是不记得是市里的理科状元还是省理科状元了。
她考了497,市理科状元肯定是没问题。意外成了省理科状元,她也就是最初感到了一丝惊讶,到现在已经很平静了。
班主任朱老师也被校长的情绪感染了,虽然教她的时间不长,但那也是她的学生。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考上了省理科状元,别提有多骄傲了。
“谢谢您和学校对我的栽培,也谢谢各位老师最后一段时间对我的轮番教导和鼓励,不然也不可能会有今天的分数。”
沈听荷这话说的是实话,她平时成绩虽然一直都保持着年级第一,但在各科老师看来都还有进步的空间,如果遇到那些有难度的题,每个老师都细心的为她讲解。甚至还纷纷给她开小灶,只要她能理解能弄懂题目,老师们再辛苦再累都愿意。
他们的付出也终于得到了回报,沈听荷不负众望,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本来老师们觉得她有能力争一争这市理科状元,却没想到对方一下子成了省理科状元。就好像他们本来只想种一棵小树,却没想到最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可谓是天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