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后穿到流放路上+番外(91)

棠云院,是大房次女未出阁前的闺院,已经被一把火烧得只剩下房屋轮廓。

临远侯府,外书房内。

临远侯坐在首位,食指敲在一封信上,遗憾道,“禹王来信,齐家小子逃了。”

“逃了?”徐添作为临远侯府的三公子,去岁刚中进士,如今正在翰林院当值,“不是说已经被姚家人抓走了么?难不成姚续没往京城押送?”

“听说是被一伙不知是哪方的高手给救了。”临远侯眯眼,“禹王说,他的人在追去忻州的路上,遇到了顾燕急曾经的贴身护卫,可惜最后让对方重伤逃走了。”

“顾燕急?”作为知情人的徐添不敢相信,“难道我们的人当初没有成功?”

“毒是下了,只可惜让他给逃了。”临远侯了解顾家,如果主子身死,作为贴身护卫定然不会独活。

“信上说,如今宋顾两家人已安然无恙到达黔地。”

“禹王当初不是说已经收买了押解的差役,会让他们在路上悄无声息的‘病逝’?”

“禹王派的人沿路查勘,陆陆续续在几处深山断崖旁,找到了几百具尸体,其中大部分都是无头尸。”

徐添大骇,“所以,父亲觉得是有人暗中帮助宋顾两家?”

“就算顾燕急侥幸逃脱,重伤的他也不可能抵挡那么多差役,更何况还是下如此狠手。”临远侯精明的眸微微闪烁。

一招致命的伤,倒是像那些特意培养出来的死士会用的手法。

“可如今朝中手中有兵权的,除了皇上就只剩下禹王。”不用说,徐添也知道不可能是这两个人。

“未必。”临远侯不是建明帝,他可是当年跟随先帝一路打上京的功臣,不说是最了解先帝的人,那也比建明帝这个做儿子的要了解。

他始终感觉先帝当初留有后手。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爬树

当初执意在建明帝上位前下旨流放宋顾两家, 临远侯总觉得先帝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想反其道而行之。

只可惜他暗中调查了许久,也没找到先帝为何要在弥留之际, 无论如何也要保下这两家人的原因。

这宋顾两家,尤其是顾家, 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临远侯百思不得其解。

他把顾家的人从老到少全都回忆了一遍, 丝毫没感觉哪里不对劲。

难不成他怀疑错了, 其实宋家才是最可疑的?

说起来, 宋家确实还有两个人不知是生是死, 下落不明。

难道宋钰宋钦二人都没死成?

黔地。

宋琬正领着家里的女孩子们在山脚下挖野菜,顺便看蒋家三个小子以及小叛逆齐涑绕竹林跑步。

天气渐渐转热, 地上的野菜不仅繁茂且种类多样。

来到黔地这么久,宋琬一直都对流放途中那道凉拌野菜念念不忘。

来挖野菜的不止她们一家,光她熟识的就有狗娃娘,狗蛋娘以及狗蛋的姐姐大丫。

其他村民也都或多或少打过照面。

来摘野菜的大多是家里的妇人和孩子,没办法, 春种的时间也到了, 地里的活总要有人忙活。

像狗娃,别看才八九岁,可放在往日那也是要下地做活的, 不过今年情况特殊,家里有一亩地已经提前种了土豆, 剩下的狗娃爹和狗娃大哥就能做完。

于是狗娃就跟着娘亲来到后山山脚,摘摘野菜, 挖挖春笋, 顺便和好朋友们一起掏鸟蛋。

这冬笋能吃, 春笋自然也能, 吃不完也无事,只需用薄盐腌制,放在阳光下晒干,可以保存时间长些。

家家户户自从知道这些后,都挖了不少回去腌制晒干,想留着冬日里没菜的时候吃。

现在的时节,山上的野菜再加上自家院子里种的一些就够了。

宋琬会吃不会认,还好狗娃娘热心,教了宋瑗几个小的认了两种比较好分辨又好吃的,荠菜和苦菜。

狗娃娘说,荠菜肉馅包饺子很好吃,苦菜适合凉拌,或者炒鸡蛋也很不错。

宋琬听得流口水了,这个世界有的菜并不全,像西红柿、莴苣、辣椒这些等等,这里都没有。

她见过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黄绿色白菜,大大小小,长得像,味道也差不多。

“阿瑗,认识了没?”宋琬问道,谁叫这里除了她,宋瑗最大。

“阿琬姐姐,婶子教的仔细,阿瑗记住了。”宋瑗很少出来,这挖野菜还是头一遭,自然不想让同来的姐妹们失望。

“那你带着阿玥阿瑶挖野菜,我带阿囡去看狗娃他们掏鸟蛋?”宋琬分派任务,“等会儿我给你们烤鸟蛋吃!”

阿囡还太小,宋琬怕她们几个圈不住,索性自己带着。

宋瑗老实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她会好好照顾妹妹们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