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林月的整个计划里,不仅考虑到了集市和周边的交通,甚至还有未来湖部落的新地址。
过去的人类,是因为生存所需,才选择居住在靠近山林的向阳坡面的。靠近山林,人类打猎方便,采集食物方便,砍伐树木也方便。而且修建半地穴式房屋需要挖掘深坑,也必须选择在高地。
可相对应的,靠近山林也意味着靠近野兽。半地穴式房屋的修建模式,也是人类为了抵御野兽的突袭而想出来的。
湖部落是靠近水源,周围河流湖泊众多,可大家居住在这样的靠山高地上,日常所需的生活用水其实并没有那么的方便。
每家都烧制着几个大陶缸,就是专门用来存放水的。男性们则每天会把水从山坡最近的河边取回来,倒满陶缸。这么一来,也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天不冷的时候,湖部落不论男女老小,需要洗澡或者是清洗较多东西时都是结伴去河边处理的。
林月也不是没有想过打井,奈何这地方原本是一片向阳边缘处的山林。是当初湖部落的祖先们找到这地方后,放火烧平了一个大缺口,才能有如今这么大块地供湖部落各家修建房屋和活动。
山里也不是绝对的不能打井,但林月是有按照系统给出的适宜打井位置的资料仔细查询了整个湖部落,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而现在湖部落也已经从采集社会朝着农耕社会迈入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彻底改变。原来适宜人类的居住地,在将来会变得越来越不方便。
所以当初修路时,林月就将这些都考虑了进去。
如今选地址搞集市只是第一步,等集市逐步发展起来后,迁移部落的事也不过是迟早的问题了。
*
茅蔗红糖的出现,也使得这晚突然就有人询问起林月准备什么时候耕种,他家好过来帮忙。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他们也要来帮林月家耕种。
湖部落众人的积极性之所以这么高,说到底还是因为在去年感受到了耕种带来的收获,也知晓了精细耕种和随意种植的收获差别之大,所以今年大家就都想跟林月学种植。
他们想得也很简单,只要早点帮林月家把地种植完,之后自己就能有样学样的去种自家的地了。再说了,林月人好又肯教,帮了她后,以后有什么种植上的问题大家也就更好意思上门来询问了。
林月瞧见大家这么积极,便说道:“你们都知晓我最开始养牛是为了让它帮我种地的。现在牛养大了,平时拉车拉东西大家也都看到了,它大多数的时候是听话的,但也有不听话的时候。所以为了能让它更听话一些,我想了个办法。”
“什么办法?”虽说湖部落还没到家家户户都有养上牛的程度,但驯养后的牛在拉运重物上的使用,整个部落的人都已经有亲自体验过的。
只不过牛力气是大,给它套上车架后拉运重物也确实非常的好用。但有时候牛犯脾气倔起来,也很是费人。
“给牛上鼻环。”
林月想要给牛上鼻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制作牛鼻环的原材料钢铁铜,现阶段人类都还没锻炼出来。
但没锻炼出来,并不是说制作不出来。
哪怕这时候人类的锻造水平还没到位,就像陶器的烧制,湖部落也不过是才从平地堆烧进入到入窑烧制。
现在大家拿来吃饭盛放物件的陶器就多是红陶,而拿来炖煮用的陶器,则是入窑烧制后才有的灰陶。因为在硬度上,灰陶要比红陶更为坚硬耐用很多。
至于红陶和灰陶颜色上的差别,是因为平堆烧制时,陶丕大量跟空气接触,就变成了红色。在入窑烧制的时候,陶原料里面铁的氧化物有部分转为了二价铁,颜色就变成了灰色为主。(1)
而对比铁的这些颜色,铜矿呈现出来的颜色就要鲜艳好辨认的多了。
湖部落这地方虽不如林部落石块多,但在林月没有跟林部落做石器交易之前,他们也一样是在自己的部落里找寻石器打磨各种工具的。
林月用心了后,通过矿物所呈现出来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再按照系统给出的资料,前段时间她终于在湖部落里找到了一处铜矿。
除了颜色鲜艳这一点外,铜矿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矿床的表面上,就能找到一些含铜量特别高的紫红色自然铜。
只不过找到铜矿简单,烧制铜矿有系统给的资料再加上现有的烧制水平也变得不难了,但这里面还牵扯到铜器烧制的保密问题。
铜器造出来的可不止是简单的器物,它还能做武器使用的。
林月没有要去攻打各个部落的野心,可她也得为湖部落的发展迅速而做出相对应的武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