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赶海+番外(90)

作者:二木则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唐迟迟并不觉得奇怪。

那位谭公子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家庭条件好,父母疼爱,自身无忧无虑长大的人,所以虽然看起来二十多岁了,但行为举止还带着几分少年气。

这样的人想要去凑热闹实在是太正常了。

所以她回答道:“不奇怪啊,谭公子这个人看起来就是那种爱凑热闹,喜欢新奇东西的性子,他想要去看夺宝节很正常啊。”

盛铁锅欲言又止,他想说其实明睿少爷和大将军是一个人啊,大将军怎么可能对‘夺宝节’这种东西感兴趣。

但想到谭管家和师傅的告诫,他又不敢开口了。

于是接下来他都有些闷闷不乐,直到早饭吃完,他们收拾了一下准备出发的时候,才又高兴了起来。

……

夺宝节是江州城的一个大节日。

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家已经记不清了,或许是从每年渔民们出海回来,相互攀比自家抓到的大鱼开始的吧。总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夺宝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江州城的各家酒楼们相互攀比的日子。

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鼓动着渔民们去抓来更大、更好的大鱼、大虾、大龟或者是其他什么珍贵的东西。

然后将它们买下,拿到夺宝节上展示。

以求获得魁首。

今天亦是如此,一大早各家酒楼便把自家准备的东西拉到了扎好的棚子里,然后供人观赏。有的是一只二十多斤的大鱼,有的是一只比人的脑袋还要大的大龟,还有的则是一条比人的手臂还要长的海鳝……

人越聚越多,他们也不仅仅是来看稀奇的。

因为每年的夺宝节,除了各家酒楼会把自家准备的奇珍拿出来展示之外,他们还会在街上搭棚子售卖吃食。而城内其他的商家或者对此感兴趣的人也会来凑这个热闹,所以每年的今天,长街两边都会聚集着很多摊贩。

有卖吃的,有卖用的,还有的找了个角落随意支了个摊子就给人看卦算命,然后说一些含含糊糊半准半不准的话,生意居然也还不错。

“好热闹啊。”

唐迟迟惊讶地望着这差不多有两百米的街道。

街道两边是各式各样的摊位,有的随意地挑了两个箩筐,里面是新鲜的甜瓜,而有的则精心地扎了一个棚子,卖着胭脂水粉。而不管是哪一个摊位前面都站着人,区别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唐书和唐丝长这么大都没有看过这样的热闹,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来来往往,于是这时候都有些呆住了。

唐丝更是下意识地拉着唐迟迟的衣裳,脸上露出了些许胆怯的表情。唐书的胆子要更大一些,而且他一直想着要保护大姐和妹妹的,这会儿就表情严肃地往四周看,一直拉着唐丝的手不放。

“牵着我的手,不要走丢了。”

唐迟迟牵起妹妹的手,自己走在他们的最外侧,“书书、丝丝,你们有什么想买的就告诉我,今天不买,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嗯嗯。”两个小的目不暇接。

唐迟迟也感到新奇。

她一边走一边看,偶尔停下脚步买一两样东西,比如扎头发的红头绳,也比如她之前想要买的簪子、步摇和手镯等。

“这些簪子和绒花多少钱?”

唐迟迟停在了一个用两个木箱子拼成的摊位前,指着上面摆放着的东西道。

她看了几个摊位,觉得这个摊位上的簪子和绒花做得最别致,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支每一朵都是不重样的,尤其是那几朵绒花,简直可以说是栩栩如生,也不知道匠人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守着摊位的是一个和唐迟迟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她扎着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见唐迟迟感兴趣,顿时高兴地笑道:“姑娘你眼光真好。”

“这些都是我爹做的,不比银楼里卖的差。”

“普通鎏银的簪子两百文、像这种有花纹的就要贵一些,铜簪子一百文,鎏银的步摇则两百五十文到二两银不等、绒花一朵一百文,不过像这种有一大一小两朵绒花的就是一百五十文,姑娘你喜欢哪些?”

唐迟迟拿起一支下坠有蝴蝶流苏的银步摇,晃了晃然后满意地看着蝴蝶翅膀在扇动,然后又拿起一朵鹌鹑蛋大小的绒花在唐丝的双丫髻上比划。

“真好看。”

唐迟迟满意地看着妹妹,然后转身指着摊位上的东西对摊主道:“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我都要了,一共多少钱。”

摊主姑娘大喜,“这支步摇是足银的,一两三钱,这支是鎏银的,二百三十文,还有这几朵绒花……”

她数了一会儿,然后报了个五两五钱的价格,剩下的二十文则抹了没收,最后见唐迟迟爽快地付钱,她还送了一个雕花的木匣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