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赶海+番外(65)

作者:二木则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好像是因为你三叔前些天不知道怎么的,弄没了家里的大半袋豆子,然后你奶就罚他们一家三天不准吃饭。”

“然后桂花饿得很了,就偷家里的米吃。”

“哎呦,也是可怜。”

那位婶娘摇摇头,“你奶发现了,就追着她满院子的打,说要打断她的腿。桂花就不干了她就逃啊,然后你奶就追,你奶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追着追着就把自己的脚给崴了,肿起来老大一块呢。”

唐迟迟听着在心底摇头。

动不动就打人,还有罚不准吃饭,记忆里这也是肖老太太的的常规操作了。以前原身就被她罚过,不过原主的娘海叶子负责给家里做饭,每次都会悄悄地留一些出来给女儿吃,而且唐二鱼每次出海回来也会有贴补,所以他们一家才没受多少苦。

也因此,当初唐迟迟就下定了决心要分家。

这样的一个长辈,早摆脱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然多吃一口都要经过她的同意。而且还不准晚辈去赶海,明明就住在渔村,但日子却过得跟山里的一样,一家人很明显地跟大部队脱节了。

这不,这辆车里坐着的大部分人都和肖老太太合不来。

那位婶娘说完之后,又有人闲话般说起了肖老太太年轻时候不合群的事,还说当初唐迟迟她爷爷出海遇到了意外的时候,她非闹着说是其他人把他推下去的,或见死不救,总之就是要同去的几家给她赔偿。

由此和村里的大部分人处恶了关系。

要不是后来唐二鱼长大后缓解了一些,恐怕大家都不理会她了,不过即使是这样,在村子里也只有寥寥几家差不多情况的还和她来往。

几位大嫂和婶娘们说着说着,又说起了村子里的其他人家,她们说邹二妹的大姐也就是邹大妹嫁的是上村的村长家,家里有一艘大船。他们家有好几个兄弟,每次出海都能网回来大鱼,大妹有好日子过了。

然后又说村里的几个小伙子该娶媳妇了。

比如村长家的二儿子邹海、也比如余大婶家的二壮、三壮等等,也不知道他们将来会娶回来什么样的姑娘。

唐迟迟默默地听着。

一边听一边和原主记忆里的,以及自己这些天的见闻相对应,然后知道了海草村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和睦的。

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但历任的村长和村老们都拎得清,像肖老太太和唐迟迟这样的该分家的分家,实在太过分的,说赶走也是真的赶走的。

并不会和稀泥。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反复无常的大海吧,所以深切地明白一条船上的人就应该拧成一股绳的道理,如果朝两个方向使力,船可能就要翻。

感叹着,骡车在城门口停下了。

江大叔是不进城的,因为骡车进城得交五个铜板的城门税,所以一到城门口,原本说得正高兴的几位婶娘们纷纷住了口。她们将自家的东西从骡车上搬了下来,或是挑着箩筐进城卖鱼,或是提着篮子去买东西。

唐迟迟也背上了自己的背篓,一手牵着一个朝城门口走去。

“姐姐,我们要去哪儿?”

一进了城,看到那喧嚣的人群,唐丝目不暇接之余也下意识地抓紧了唐迟迟的手,表情紧张地问道。

唐书也不例外。

他也抓紧了唐迟迟的手,然后警惕地看着周围。

江州城唐迟迟已经来过几次了,更何况更宏伟、更壮观的城池她都在电视上看过,所以现在就显得很淡定。

她扯动着双手,带着两个小的往长街的尽头走去,“我们先去镇海大将军府,上回说好了今天要去给他们送蚝油的。”

“然后送完了再打听一下宝丰楼在哪里。”

唐迟迟说着自己的计划,“等到了宝丰楼,我们把蚝油给金掌柜之后,顺便在宝丰楼吃个饭,接着就是到余大婶说的那个客栈休息。”

“晚上再出来逛逛。”

“我们要在城里住两三天呢,”唐迟迟柔声说道:“等明天就去看看城里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庙会啊,灯会啊什么的,如果有唱大戏的那去看看也不错,总而言之我们这几天的目的就是玩。”

“等玩得差不多了,就再去镇海大将军府问问爹他们回来了没有,如果回来了我们就一起回去,如果还没回来,我们就看看要不要再玩几天。”

因为没有人在家里等着,家里也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工作,所以唐迟迟做的这个计划就很宽泛很自由,一切以高兴为目的。毕竟比起家里四处透风的茅屋,还是江州城的温暖与繁华对她的吸引力比较大。

要不是钱不够,她都打算在城里买一座房子了。

此时计划得很好的唐迟迟,并不知道前方有一场变故正等着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