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郑重其事地将熬好的糖稀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有些得意地对唐迟迟等人道:“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他就不会向玉帝说我们家的坏话了。”
两个小的发出惊奇的哇声。
“爹,给我也涂一涂。”
唐迟迟则看着灶上贴着的那副黑白略显抽象的画像,难掩好奇,“爹,灶王爷是每家一个还是所有人家都是同一个啊?”
她想着一家一个未免也太多了吧?
但若是所有人家都是同一个,那他又怎么顾得过来呢?灶王爷又不是那些菩萨,只在庙里才有,一座城也就几个。灶台可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啊,有的人家还不止一个灶台呢,就像他们家前院有一个厨房,后面住人的地方也有一个。
那他什么时候住在前院的灶台,什么时候又住在后院的灶台呢?
他忙得过来吗?
唐丝也好奇问道:“爹,有多少个灶王爷啊?”
唐二鱼愣住了,他哪里知道啊,怎么祭拜灶王爷倒是流传下来了,但灶王爷是不是一家一个,没人跟他说过啊。
于是他犹豫了一下,“应该,应该一家一个吧,他上天之后,可是要向玉帝禀告我们家这一年做过的事的。若不是一家一个,那他又哪里知道呢?来来来,你们快来拜一拜,让灶王爷在天上多多说我们家的好事。”
“尤其是迟迟,你既然喜欢灶上的事,那就更应该拜灶王爷了。”
于是唐迟迟就跟在他身后叩拜,然后看着他敬了三次酒,接着把灶王爷的画像撕下,将黄豆和干草连同买来的纸马和元宝等一起焚烧。
看着烟雾直往上飘,唐二鱼松了口气,“好,灶王爷上天了。等到了腊月三十那一天的时候,我们再把灶王爷接回来。”
转眼就到了腊月三十。
经过了腊月二十四打扫卫生、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至二十八做过年需要的东西,比如杀猪、杀鸡、蒸糕、熏腊肉贴窗花之后,唐家已经很有过年的气氛了。别的不说,吃的就存了一碗又一碗,一盘又一盘。
尤其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红烧肉,因为买的肉多,所以一下子就做了半个月的分量,都端到外面的空地上冻得硬邦邦的,后面想吃只要热一热就好了。
另外还有过年必备的饺子,一家人也忙活着每个做了两百个,为了防止吃着腻味,唐迟迟还调了好几种口味的馅料,比如猪肉白菜、猪肉紫菜、鸡肉白菜、鸡肉紫菜、虾仁马蹄、虾仁紫菜等等。
尤其是其他人没吃过的虾仁马蹄,唐迟迟从这种口味的饺子联想到了以前吃过的广式早茶,还特地把澄面折腾了出来,做出了一簸箕晶莹剔透,如水晶一般能看到馅料的饺子,让其他人都惊呆了。
“姐姐好厉害!”
唐丝永远是最为捧场的那个,她看着碗里的几个饺子,表情惊奇,因为找不出合适的形容词,她最后灵机一动,大声地喊道。
“姐姐做的饺子,没有穿衣服!”
“哈哈哈哈哈……”
她这话一出,不单唐迟迟笑了起来,唐二鱼和唐书也憋不住地哈哈大笑。
“闺女,这不叫没穿衣服,这叫,”唐二鱼纠正着小女儿的说法,“这叫透明,对,这个叫做透明,迟迟做的这个饺子,皮就好像没有一样。”
“不说你没见过,就是爹也没见过。”
“那爹你就尝尝看。“
唐迟迟给他们一人夹了一个,因为是试着做的,所以只有虾仁马蹄这一种馅料,马蹄剁得很碎,差不多成了茸状,但虾仁却是完整的一个。
带有些许韧劲的透明饺子皮里包了三只虾仁,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全是虾仁的味道,偶尔尝到的马蹄又脆又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点缀与补充作用。整个饺子吃起来口感丰富,很有层次。
如此清甜鲜嫩的味道,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好吃!”
“比其他饺子都好吃!”
“喜欢那我们明天早上也吃这个。”
“砰砰砰!”
一家人正说着话,突然门外响起来敲门声。与此同时还有一道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唐大叔,唐姑娘,你们在家吗?”
“我是盛铁锅啊。”
盛铁锅?
唐迟迟听到熟悉的名字,顿时就放下了筷子。同时她也在心里疑惑,盛铁锅不在大将军府和他师傅一起做饭,怎么到他们家来了?
唐二鱼却是没有见过盛铁锅,他望向大女儿,“迟迟啊,这个盛铁锅是谁啊?怎么来我们家里了?”
“爹,盛铁锅是大将军府的人。”之前在大将军住的那一段日子,两人比较熟悉,所以唐书开口解释,“之前大姐带我们在他们那里住过。”
“对,是大将军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