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帝(快穿)+番外(115)

真正做皇帝的,根本不会在乎身后名,赵构如今五十六岁,当了三十多年的皇帝,要真在乎孝顺,早让岳飞打到黄龙府接回二圣了。

他这三十多年皇帝也不是白当的,哪怕不甘于放权,但从手下收集到的情报和那些大臣们“告状”的内容,赵构就能听得出,他这个便宜儿子当真是个扮猪吃老虎的狠角色。

得亏他只过继了这么一个便宜儿子,要是再有两个,只怕这位就能当着他的面在临安重演一遍“玄武门之变”。

他年纪大了,受不起这种惊吓,去汴京不光要看便宜儿子的脸色,还会面对金人的报复,赵构想来想去,赵政自己惹下的麻烦,还是自己去解决,这几年汴京绝对安生不了,何况当初汴京城被金人连烧带砸的毁坏大半,哪里有江南苏杭的风景怡人,美女如云呢?

与其去汴京担惊受怕,不如留在杭州享受生活,在海上他都能让歌姬怀孕了,再努努力,说不定多找几个歌姬舞姬还能再生一个儿子,等有了后代再去想奋斗的事,眼下当然是享乐为先,赵政自己搞出来的烂摊子,就让他自己去收拾吧!

对于赵构来说,凶残得如狼似虎的金人,在赵政眼中,甚至不如当年的匈奴人难打。

因为这种骑兵在草原和平原野战固然凶猛无敌,但在中原的城池攻防战中,却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有了魏胜的如意战车之后,赵政让工部的人安排将作监和兵器局日夜赶工,为各军配备战车,不光有“装甲”运兵车,炮车,弩车,还有猛火油柜车等等,无论远攻近战,都能让金人的铁骑连宋军的士兵都碰不到,就死伤殆尽。

猛火油柜是赵政在《武经总要》中发现的一种喷火炮,当时就惊为天人,在收回汴京后,众人都以为他要先攻燕京,却不想他让辛弃疾带人暗中拿下了延州。

正是因为上次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看到“鄜延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赵政就动了拿下鄜延二州的心思。

他哪怕作为鬼魂活到两千年后,看到后世因为石油资源而起的各种明争暗斗,对这早在公元前就被发现却一直没有善加利用的宝贵资源,当然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收复失地对他来说并不难,如今内乱不止的金国,整体实力根本不及当初的六国,更何况大宋有那么多神兵利器,还有不少能人异士,昔日在金兵的压迫下挣扎求生,被完颜狗那个小朝廷苟且求和打压得不得出头,现在这些人到了他手里,何止是翻身仗,耿京魏胜辛弃疾等等,随便拎出几个来,配备上最新式的火炮弩车装甲车,都能吊打金国上下。

而他,正好可以在这个时代,学习一下他们的技术和制度,等回到大秦之后,便可以照样在大秦推行。

系统:“敢情我让你来做任务,你却拿他们来练手啊?”

赵政:“你有意见?”

系统:“我……不敢不敢……”

赵政没理会系统的一时抽风,而是继续翻看《武经总要》。

《梦溪笔谈》他已经安排人去重新整理刻板,再印制后送去太学,准备让太学生们也都看一看学一学,这里面不少知识比单纯的四书五经更有用。

这项工作,他交给了张九成去做。

没办法,他跟张九成长谈之后,发现他是个出色的理论家,却不是个合格的政客。

这位状元和李斯不同,倒有几分像韩非,对于学问的研究非常专注,而且学识广博,也不拘泥于教条之中,能够根据古今对照提出建议和修订制度,可到执行层面上……就过于刻板耿直,既不够圆滑,也不够厚黑,适合做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最后当个参政参谋的大学士,而不能主政一方独立处理政务,否则不是被周围的同僚排挤走,就是自己撞得头破血流难以推行。

而研究《梦溪笔谈》里的技术,推行新的太学教育和基础教育,想必张九成能够做的更好。

至于《武经总要》……赵政越看越是纳闷,就是想不通。

早在宋仁宗时期,大宋君臣就能够总结出这样一部集军事制度、兵法战略、营阵兵器器械于一体的军事教科书,其中包涵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兵法战例、战阵战法、选兵练兵、行军宿营、通信侦查、攻城守城、武器装备等等,几乎应有尽有。

其中关于营阵排布、各种常用兵器、水攻火攻等大型器械、攻城守城器械几乎每一种都附有图纸,详细到可以按图制造。别说是以大宋现在如此先进的工艺技术,就算放到大秦时代,有这些现成的图纸,赵政都能让人做出□□成相似的兵器和器械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