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你何故又……”
岳琅接着道:“是因为另一桩事,在下听闻以后,心中慌乱害怕,这才狠下心来向二公主表达了心意,因为在下害怕,若是现在不说,将来便没有机会了,现在二公主是打是罚,在下悉听尊便。”
佳莹脸色热的像是着了火,她转过身尽量不去看岳琅,“你少糊弄我,先说所谓的另一桩事儿是什么。”
“这件事原本不该外传,但若是二公主听了应该没什么。”
岳琅想了想,解释道:“昨日在下去养心殿,关于这次征讨蒙古的事情,皇上还是决定暂缓下来,但是为了稳定蒙古其他部族,有大臣便提议先派公主过去和亲,而现下宫中适龄的公主只有您,我心中慌乱害怕,这才鲁莽行事。”
“和亲?”
二公主转过身皱眉盯着岳琅,“旁的不说,这件事可是真的?”
“若是不出意外当是真的,否则没有其他办法了。”
对于皇上而言,这是最有效且最轻松的主意,与其去打一场不知结果的仗,不如先用这个办法稳上几年,等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后再动手。
只是和亲这件事,二公主早在一个月前就知道了,可后来遇到了此刻,大家都以为和亲会被往后拖一拖。
而且现在正逢丧期,皇上亲自割鞭以示孝道。
“你虽读书读得多,但怎么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明白了?”二公主毫不客气道:“太皇太后丧期,我们身为子孙理应守孝,三年之内不得有礼乐嫁娶之事。”
岳琅轻轻扯出一丝苦笑:“是,但前朝同样有先明发诏书,等丧期过去再进行议事的,天子诏书不可能会更改的。”
“在下心知二公主是个自在惯了的人,所以心想您一定很抗拒和亲,可若是在此之前……”
岳琅忽而又自嘲叹了口气,“是在下痴心妄想罢了,二公主只当在下不懂规矩,一时鲁莽罢,在下甘愿接受任何惩罚。”
“谁说要惩罚你了!”佳莹气呼呼地冲岳琅嚷嚷。
“可您……”
“我说你若是解释不明白,那我肯定不会放过你。”
岳琅眼睛一亮,“公主的意思……”
“你也别多想。”
佳莹说着转过身推开门,抬脚出去的时候,淡淡道:“你若是真有这种想法,首先要做到的不是通知我,而是先去朝廷中做好自己的事情,展露才能,让我皇阿玛跟额娘看到你。”
“至于和亲的事儿……”
佳莹转身已经走出了殿门,岳琅不远不近的跟在身后。
“表妹。”
莎音刚将手中的药喝下去,皱巴着一张脸走出来,“你们聊完,说清楚了吗?”
佳莹点头,随后将岳琅是担心和亲的问题简单说了一下。
“唔。”
莎音听完打量着岳琅,岳琅则立刻躬身行礼。
“你叫岳琅,我记得你。”莎音淡淡道。
岳琅再次弯下身子,“是在下鲁莽无礼了。”
莎音看了一眼在旁边神色还算淡然的二公主,这才道:“无妨,满人本就没那么多规矩,你这般做也是出于自己的一片心意。”
“多谢莎音郡主理解。”
莎音顿了顿,“噶尔丹一事,虽说和亲是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但也并非没有丝毫余地。”
岳琅诧异抬头,“敢问郡主为何有此猜想,可是您知道什么内情?”
“诚然现在朝廷需要拖延时间,皇上虽早有和亲想法,可皇上也同样是一位慈父,至少和亲的人一定不会是二公主,只是……”
莎音想到四公主淑荣。
自从草原回来后,淑荣便恢复了从前远离人群的生活。
她极力掩盖,但眉目间总是带着几分怅然。
莎音:“总之这三年以内,还是有缓和的余地,皇上应该会尽力再拖上一些时间。”
岳琅起身看向莎音,眼神中闪过一丝敬佩,“早听闻莎音郡主眼界过人,是个极有才华心怀家国的女子,郡主能想到这些,真的很了不起了。”
“咦?”二公主感兴趣的问道:“我表妹在外面也很出名吗?”
“是,京中早年便有莎音郡主向皇上推荐蒙古马的故事,还有去年,郡主慧眼发现了反贼的事儿,民间都有不少传闻。”
二公主看着莎音立刻骄傲起来,拉着岳琅竟又问了好些话。
莎音倒是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掐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转头回屋子里吃了两块蜜饯缓解口中的药苦味儿。
不多时,岳琅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莎音跟佳莹送他出了慈宁宫。
“我……”
佳莹看着岳琅,似是有些不好意思,“岳琅,虽说你确实莽撞,但至少是为我着想,我二公主从来不喜欢欠人情,这次算我欠你一回,下次需要帮忙便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