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问话让三阿哥连忙转头看过去,细想了想,这才有些不理解道:“为什么太子直接笃定那些就是土谢图汗的人呢?”
“而且更奇怪的是,为什么一定是土谢图汗联合了噶尔丹才来试探皇驾呢?”
“前些天不是还在说噶尔丹正在围剿喀尔喀草原吗,土谢图汗便是再软骨头,也不至于跟一个仇人联手吧。”
就连平日想得最少的三阿哥,也能听出来太子刚才话中的漏洞。
康熙没有答话,神色有些不悦。
反倒是四阿哥回答道:“那些人的话虽不能全信,但也不排除太子所说的那种可能吧。”
胤祉皱皱眉,更加不理解地看向四阿哥。
四弟平日脑子转的最快了,这么大的漏洞都看不出来?
三阿哥反驳道:“这种可能是有,但太子说的也太确定了,好像没有其他可能了一样,我感觉太子想当然了些,应该在谨慎的审查后再下决定。”
康熙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今日来本就是讨论。”
讨论?
三阿哥轻笑,他怎么感觉太子那架势一点也不像是要跟他们讨论呢?
“皇阿玛。”四阿哥抬起头,再次赶在三阿哥说话前开了口。
“儿子当时跟那些蒙古人交了手,他们手里的蒙古刀上都刻了喀尔喀的字样,不论行刺还是试探,这种行为无疑是愚蠢的,明显是故意栽赃陷害。”
康熙赞许点点头,“继续说。”
“所以儿子觉得,噶尔丹一面派人去围剿攻打喀尔喀,一面为了防止喀尔喀向朝廷求助,所以故意派来一批死侍,目的便是为了离间朝廷跟喀尔喀的关系。”
三阿哥点头,“四弟说得还算有些道理。”
周围的大臣则也都纷纷暗自点头。
“敢问四阿哥,可是这种手段其实很浅薄吧,早晚是要被发现的,只等上半个月,噶尔丹跟喀尔喀的战争结束,一切不就真相大白了?”
四阿哥:“是,但噶尔丹要的就是这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只要朝廷对喀尔喀怀有疑虑就不会去帮忙,噶尔丹也就能少一分忧虑。”
“再者说来。”四阿哥接着道:“就算半个月后真相大白,皇阿玛若是派人去问,他噶尔丹完全可以说发现了喀尔喀有意谋害朝廷,他是替朝廷铲除反贼。”
周围沉默下来。
前面的还说,后面四阿哥能分析得这样彻底,确实让人意外。
康熙看着周围大臣,“你们觉得如何?”
“臣觉得四阿哥所言有理。”
“四阿哥所说确实更符合逻辑,只是不知道四阿哥可有应对之策?”
问这话的人,是刚才捧着太子的一位大臣。
应对之策若是有,康熙也就不日日操心烦忧噶尔丹了。
这分明是在故意为难四阿哥。
三阿哥今天虽对胤禛不满,但还是瞪了那人一眼。
可惜胤禛不是太子,康熙不会替他解围。
停了许久,胤禛才终于开口。
“应对之策,儿子拙见,只有一个办法。”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胤禛缓缓道:“先忍,再打。”
康熙离京在外,还要再去盛京,又刚刚联合了蒙古各部落,暂时筹备不妥当,自是得先忍着。
韬光养晦后,再狠狠下手。
这种风格,倒是很符合康熙多年来的做法。
“四阿哥这话说的,是不是太笼统了?”那人再次问道。
可这时康熙却开了口,“不然如何?现在便排兵布阵准备攻打?”
那人心下一惊,连忙告罪缩回了身子。
随后,康熙赞赏地夸奖了四阿哥一番,又夸了三阿哥他们今日辛苦,这才让他们退下。
等从皇帐里出来后,大臣们都离开,三阿哥这才一拳头轻飘飘打在胤禛的肩膀上。
“你小子,怎么今儿脑子不清醒了,太子哥哥那能叫有道理?”
胤禛笑着揉揉肩膀,“不然怎么样?顺着你的话一起怒斥太子才是脑子不清醒的那个?”
胤祉顿了顿,慢慢反应过来,“原来如此,那你今儿数次打断我的说话也是为了……”
“嗯,你没瞧见吗,皇阿玛脸色都那么难看了,皇阿玛看重太子,太子便是有错处,咱们也不应该直接指出来,而且还是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子。”
“可不能不说吧,让太子错下去?”
“不是不说,是不能由咱们来说,皇阿玛自会去教导他的。”
想来想去,胤祉心里仍是不舒服。
“我从小比你们任何人都崇拜太子哥哥,可,可四弟你瞧瞧,这几年太子哥哥都在做什么?今儿皇阿玛夸他辛苦了,他居然还敢真应下来。”
虽说是让太子去负责拷问犯人,可太子只是去看了一眼就回去了,之后压根就没出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