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628)

顾凝宸就道:“这蛀牙也不能留着,正好弘晖该是到了换牙的时候,这会儿就拔掉,还是等蛀牙松动起来?”

她更倾向于早点拔掉,不然蛀牙厉害了,这牙齿就不完整,自动掉的时候还可能留下碎片。

这时候没有牙医,要拔掉碎片没那么容易,弘晖还要受罪。

还不如这时候趁着蛀牙还完整,赶紧拔掉就算了。

听说要拔牙,弘晖捂着脸颊,一脸惊恐的神色。

顾凝宸好笑道:“弘晖别怕,用上麻药就一点都不疼了。”

如今的麻醉药发展已经相当不错了,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的自然是名医扁鹊了,发明的麻沸散在很长时间救下不少人的性命,也避免了更大的痛苦。

其实在扁鹊之前,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使用针刺来治疗头疼、牙疼、胃疼等等,刺穴位来镇痛。

之后《神农本草经》里还收录了镇痛和麻醉的药物,就有乌头、附子、椒等物。

在扁鹊之后,唐朝的时候用的是大草乌泡酒。

等到宋朝,用的就是洋金花,也就是如今所说的曼陀罗花作为麻醉药物了。

曼陀罗花有麻醉的效果,但是在用量上要极为小心,用过量一些就很容易让人处于假死的状态。

据说曾有贪官为了逃避刑罚,就服下洋金花制造假死的样子,然后金蝉脱壳逃了出去。

可见当初洋金花的作用已经广为人知,用的人也不少了。

到元朝的时候,用的是草乌散。

用的也是唐朝发现的草乌,不过没有唐朝那样简单粗暴用来泡酒,而是添加了木鳖子、紫金皮、白芷、半夏、乌药、川芎等药材,麻醉效果更好一些。

到清朝的时候,麻药的发展就更为具体和细致了,有内服的,也有外用的。有全身麻醉,也有局部麻醉。

《串雅内编》一书里提到的“换皮麻药”,就是内服的麻药。

服后如同睡熟一般,据说能达到“任人刀割,不疼不痒”的程度。

甚至还有催醒的药剂,这样手术后病人就不会一直昏迷不醒,让对方慢慢苏醒后,才好开始后续的治疗,实在体贴至极。

所以弘晖这个牙疼,用上麻药后确实没太大的疼痛感觉。

就是拔牙方面让人发愁,让弘晖自个拔,不说害怕,就是力气也不够。

让其他人来拔的话,谁来拔牙?

康熙亲自动手是不可能的,四阿哥和四福晋互相看了一眼,四阿哥就道:“让我来,福晋抱着弘晖就好。”

老御医给弘晖在蛀牙附近的牙龈都上了麻药,弘晖感觉牙疼渐渐开始消失。

因为怕他疼,老御医上的麻药有点多,弘晖连舌头都感觉逐渐麻了,要动不起来。

他只能张大嘴,让老御医在蛀牙上缠上线,另一头拿在四阿哥手上。

弘晖闭上眼,还以为要很久,哪里知道刚闭眼的功夫,四阿哥就道:“好了。”

他只觉得牙龈有点感觉,伸手一摸,蛀牙居然就拔掉了!

四阿哥用了巧劲,乳牙长得不结实,转眼就拔掉了。

弘晖没什么感觉,也不疼,摸着脸颊松了一口气。

他原本以为会很疼,还怕自己会疼得哭出来丢脸,如今就还好了。

只是弘晖呜呜不能说话,让四阿哥一愣。

顾凝宸就示意老御医给弘晖上汤药,含在嘴里,麻醉药就一点点失效。

弘晖的舌头慢慢恢复了感觉,牙龈上的一点疼也开始渐渐回来了。

老御医交代最近的忌口,不能吃太硬的东西,要早晚清洁牙齿,不然可能下回又要牙疼了。

乳牙还能换,换牙后有蛀牙就麻烦了。

不爱刷牙的弘晖小幅度点着脑袋,再也不敢偷懒的。

顾凝宸索性说道:“不如就让这位御医跟着弘晖走一趟,在雍亲王府住着。有什么事你们也不必跑到宫里来,有人直接在府里坐镇,我也能放心一些。”

四福晋一怔,正想拒绝,四阿哥却偷偷握了一下她的手。

明白四阿哥是让自己不要开口拒绝,四福晋很有默契地把话咽了回去。

擅长儿科的老御医就这样被直接打包去了雍亲王府,顾凝宸的意思是至少这一年都别回宫了。

不说弘晖这蛀牙后续得好好保养,后边陆续也要换牙了,有御医在,帮忙看着,换牙能轻松一点。

就是这一年正好弘晖八岁,顾凝宸也放心不下,索性用这个蛀牙的由头把御医打包送到雍亲王府上供着,有什么事也能立刻上手,不至于耽误了病情。

四福晋带着弘晖,以及老御医先回去王府安置。

四阿哥留下来问道:“皇额娘特意让御医去府上,可是弘晖他有什么……”

顾凝宸不好说以后的事,只含糊道:“我这几天连续做梦,梦见弘晖摔着磕着了,实在担心得很。今儿听弘晖牙疼了几天,身边人都没瞧出来。要是御医在府上,每天请平安脉,怎么都能瞧出来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