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422)

难过的自然是不少有才的官员因为想要仕途轻松一点,就依附索额图和明珠两大重臣,确实比之前轻松,但是如今下场都不大好了。

明明他们有才能,又靠自身才华,十年寒窗中举当官,却因为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想要再往前一步实在太难了。

有的人选择慢慢熬,有的人就想要走捷径。

王谈的一位同乡,当年还是同榜进士,之前依附明珠的时候还来问过自己,被他一口拒绝了。

如今这位同乡也进了大理寺的大牢,哪怕没丢命,放出来的话,这一辈子也给毁了,不可能再入仕途,甚至连累了子孙后代的名声。

明珠倒是很快就被放出来了,回到府里闭门不见客,对外说是要养病一段时间。

他出了大理寺,有种逃出生天的感觉。

回到府里,明珠沐浴换了一身衣服,听着心腹禀报他在大理寺这段时间的事。

得知索额图跟他一样倒霉,一起倒下了,明珠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浅笑,却很快收敛了。

毕竟康熙要出手,想必不只是索额图生活奢靡的关系,估计他暗地里做了什么让皇上极为不悦,才会把人直接弄下去。

原本两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转眼间什么都失去了,明珠对索额图那点幸灾乐祸,很快也消失无踪。

不过明珠心里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有三个出色的儿子,纳兰家族不至于因此彻底倒下。

对比索额图,儿子不怎么样,几个兄弟就是拖后腿的,明珠顿时心里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安慰。

两大重臣倒台,朝堂直接变天了。

早朝的时候一个个跟鹌鹑一样,都不太敢说话,这让康熙看得心里很是不痛快。

只有御史上蹿下跳列举余国柱这些年来做过的事,不但卖官,还勒索过江宁巡抚杨斌,被拒绝后羞恼成怒,借着明珠的势力处处打压杨斌。

此时无人为余国柱求情,生怕康熙的怒火会蔓延到自己身上来。

康熙回头就跟顾凝宸感慨道:“余国柱此人为官三十六载,前面三十二年都清正廉明,后边四年却跟明珠勾搭上,联手卖官贪赃,无所不为。”

余国柱有才华,之前又能守住为官的初衷。

可是在最近几年,他却彻底变了,算是晚节不保。

可能余国柱身居高位,从一个小山村的失去父母的贫穷小子,熬了快三十年才算出头,却因为过分清廉,年纪大了的时候还是两袖清风,甚至也没能爬得多高。

其他走了捷径的人,却比自己走得跟高更远,过得也比自己要好,余国柱心里渐渐就开始不甘心了起来。

后来跟着明珠,有他帮忙,余国柱立刻平步青云,短短几年间就走到高位。

没人不喜欢捷径,余国柱也不例外。

等他站在高处的时候,就舍不得往下走,而且上了明珠的船,余国柱也不可能再下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康熙对余国柱的处置,也是没要他的性命,只撤职后打发他回去原籍。

大臣们在早朝一个劲夸康熙心善,愿意善待犯错的大臣。

顾凝宸却觉得康熙不是仁慈,而是人死了容易,活着才是受罪。

这些人以前位高权重,如今失去一切。

索额图和明珠还是有家族底蕴在,哪怕他们被撤职,这辈子依旧不愁吃穿。

碍于两大家族,其他人也不敢对他们说什么,最多私下嘀咕几下。

但是对余国柱来说就不一样了,他当初走出家乡这个贫穷的村子是因为中举成为了状元,在家乡素有美名,可以说是老乡们心里面的憧憬,地位崇高。

听闻家乡还为余国柱建了状元坊,鼓励村里读书的孩子以他为榜样,以后也能再出一个状元来。

如今余国柱却是被革职后送回原籍,乡亲看见他都不可置信,甚至不少人对他既失望又愤怒。

毕竟因为余国柱的缘故,家乡被人赞誉有加。

如今也因为他的缘故,家乡这些美誉都要一夜之间彻底失去。

村里人之后就要抬不起头来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去哪里一听村子的名字就露出羡慕和憧憬的神色来。

不少乡亲嫁娶比往年容易,十里八乡都愿意嫁女儿过来,盼着以后也能生下一个小状元。

哪里知道如今什么都没了,余国柱直接把家乡抹黑,村里人也从云端落到泥地里。

如今遇到村外人,要么低着头不敢看人,要么就不敢报自己村子的名字,免得被人用嫌弃和厌恶的目光盯着。

余国柱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最疼爱他的舅舅早就去世,舅舅的几个孩子跟他一直跟亲兄弟没什么两样,如今是关上门再也不来往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