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有些经过三百年没有保存好,自然也开始腐化或者发霉,再也看不清楚了。
如今想要重新弄出来,就得借鉴西洋人的地图,这让康熙有点不爽,不太想直接用。
而且康熙摆明不太相信西洋人给他的地图是真实的,看他的意思,不会想自己绘制吧?
不过如果后边开了海禁,海船穿越各个海洋和大洲,汇聚起来,确实能给康熙带来真实的地图。
果然康熙又说道:“西洋人的地图十分简陋,就是南怀仁都没办法拿出最详细的地图来。”
不用说,西洋人防着他们呢!
康熙心里不悦,想着不用就不用,他自个弄一个新的就行了!
也就多花些年头的事,他还等得起!
康熙想了想,示意李德全从柜子最上面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卷轴。
李德全小心翼翼打开,平摊在桌上。
万琉哈氏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张世界地图,虽然没有具体表明所有国家的分界线,不过五大洲的轮廓还是能清晰可见的。
康熙的指尖精准点在大公鸡的位置,又轻轻一挪道:“咱们在这里,这都是大清的疆土,这里是京城。”
万琉哈氏点点头,看得仔细,康熙的指尖确实点在京城的位置。
他的指尖在疆土上转了一圈,又说道:“朕打算派人四处测量国土,汇聚精确的数据来。”
打仗的时候,含糊的地图就让人吃亏了。
如果他们有更精确的地图,用上西洋新的测量仪,统一的数据,那么绘制出的地图就精巧极了。
不管山有多高,是否有小路,有几条路,都是一清二楚的。
更别提是周边有山林,那么山林的面积多少,里面有什么树木,以后需要的时候也能立刻找到。
就是这样一寸寸测量太费时间,康熙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做完,总归现在开始的话,有一天就能测完。
但是给后世的子孙们,也算是留下一件不错的宝物了。
万琉哈氏听着就笑道:“皇上这个想法极为不错,咱们地大物博,好东西多得很。如今零零散散的,没能知道得太全面。若是知道各处的大小,有什么好东西在,寻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兴许还能找到不少以前以为没有的,给咱们能多添点好东西。”
闻言,康熙就笑着点头。
要是其他妃嫔听了,想必也会毫无理由来赞成自己,却未必能点出他的心思来。
确实他们地大物博,好东西多得很,如今很多找不到,只能依赖外边买入,价钱被抬得极高。
如果能找到一样的,哪怕是能替代的都极为不错了。
如果是群臣听了,想来会认为刚征战结束的康熙只为测量数据就挥霍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怕会委婉劝阻一番。
能遇到一个真正懂自己,又无条件支持的人,确实不容易。
康熙不由笑着反问万琉哈氏道:“要是朕派了许多人出去,只测量出数据,其他什么好东西没找到,那岂不是白费功夫了?”
第19章
万琉哈氏看康熙眼底透着笑意,就明白他在逗自己呢!
于是她就笑着答道:“皇上,这数据就是好东西。咱们地大,怎么大,边境线多长,河流有多少又多深多长,树林又多大,怎么也得心里有数才是。”
“这就跟家里的府邸一样,要是问主人家,你家里多大,占地多少亩,有几个房间。前院多大,后院多大,要是主人家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说家里就是大得很,那就有些尴尬了。”
康熙眼底的笑意更深了,点头答道:“确实,正是这个理儿。”
不说只找好东西,在行军的时候也是个好东西。
比如要穿过树林,这树林有多大,从哪里走最近,将领都得心里有数才是。
不然就跟无头苍蝇一样进去,然后迷迷糊糊不知道该怎么走,要走多久,耽误了军情就麻烦了。
要让探子一次次去探,很容易延误战机。
比如山上这条路塌方了不能走,那么有另外一条路吗?
别的路要走多远,耽搁多少时间,是不是有好几条路也得知道才行。
再就是边境线,甚至是沿海线。
两个沿海城市之间是多远的距离,在什么地方设立哨岗合适,彼此多远设立一个哨岗,都得仔细丈量才行。
别是哨岗挤在一块,别的地方离得却很远。
康熙心思白转,只觉得跟万琉哈氏说起这些,并不用担心她接不上话,甚至是句句都说在他的心坎上。
这样的聊天实在太舒服轻松了一些,若非李德全提醒他时辰不早了,康熙只怕会继续聊下去。
康熙只好道:“时辰不早了,朕这一说就刹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