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一眼就能回忆起当初热闹的场景来,瞧着心情就不错了。
只是顾凝宸想到康熙这两年来,是越发喜欢花团锦簇的图案,颜色越多越是繁复也更喜欢。
当然比起乾隆花里胡哨,康熙这些就要收敛得多,华美而不庸俗,也不追求更多鲜艳的颜色,而是把这些颜色融汇在一起,艳而不俗。
顾凝宸在港岛的博物馆曾经看过一个乾隆时候出的瓶子,咋一眼还以为是理发店外面那个灯。
仔细看看,又像是红白蓝袋子。
颜色还是绕着瓷瓶波浪形的,她都要没眼看了,多看一眼都感觉自己要瞎了。
要是康熙看见孙子这审美,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给气活过来,或者直接在奈何桥上把孙子狠狠打一顿?
顾凝宸难得有点孩子气,让陈女官磨了墨,还送来彩色颜料,把记忆当中乾小四那个瓶子画了下来。
她左看右看,感觉自己模仿得有十成像了,就递给康熙看一看:“皇上觉得这个瓷瓶的颜色怎么样?”
顾凝宸眼巴巴看过来,康熙拿着这幅瓷瓶的画,难得沉默了好久。
要换做其他大臣或者阿哥们,他直接就会说:这是什么玩意儿?
换做顾凝宸,康熙斟酌着要不要夸一下,又实在找不到夸的地方,难得噎住了。
她就看着康熙的表情难得出现为难,就好笑道:“皇上,这是我在别的地方看见的瓶子。”
他看了一眼过来,顾凝宸说这不是她想的,是别处看见的,那就当是别处看到的瓶子吧!
“这瓷瓶实在别致,朕从未见过。”
能不别致吗,康熙多看一下都感觉有点辣眼睛。
他开始有点怀疑拖尔弼的审美,别是家里放了颜色奇怪的摆件,才让顾凝宸看到,或者也让她的审美跟着拖尔弼给带坏了?
要是拖尔弼在这里,他肯定要大声喊冤。
可惜拖尔弼没在,也不知道康熙不觉得会是顾凝宸的错,那就肯定是她阿玛的错了!
拖尔弼简直比窦娥还冤,莫名其妙在康熙的印象当中,打上了“审美不佳”的莫须有罪名!
顾凝宸调皮了一下,把乾隆的瓷瓶复制出来,看康熙的表情带着点努力遮掩的小嫌弃,就明白孙子的审美看来还是没有太隔代遗传,反而有点隔代变异了。
之后几天,康熙就莫名其妙带着她总是去私库逛,看看他的收藏。
看过后,他还要问这个好看吗,那个好看吗?
康熙的收藏哪有不好看的,顾凝宸心下莫名,还是一个接一个夸,确实这些一个赛一个好看。
她肉眼可见康熙是放下心来,这才后知后觉发现,他这是觉得自己的审美跟乾隆那个瓶子一样了?
顾凝宸有种搬起石头砸中自己脚的感觉,但是也不好开口解释,这是康熙孙子的审美,不是她的!
自己要真说出口,估计康熙还得请御医过来看看,顾凝宸是不是给烧迷糊了?
毕竟康熙如今最大的儿子,大阿哥也才八岁,哪里来的孙子?
顾凝宸这下真是百口莫辩,既不能解释,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后来她发现康熙居然给拖尔弼送了一对漂亮的瓷瓶,说是拖尔弼最近办差不错,造办处送来的漆器也很得他心。
这让拖尔弼受宠若惊,又有点莫名其妙。
顾凝宸却是看出来了,康熙觉得她审美不对劲,自然是拖尔弼的错。
于是康熙就送了拖尔弼一对漂亮的瓷瓶,上面花团锦簇,颜色艳丽,想要好好纠正一下他的审美了。
顾凝宸默默伸手捂住脸,感觉有点对不住拖尔弼。
虽然她看出来康熙误会了,但是其他人并不清楚,只以为拖尔弼真的是办差不错得的赏赐,一个个都给他恭贺了起来。
这几年来拖尔弼平步青云,领着内务府的差事,不少人冷眼旁观,觉得他以前品级不高,一下子被提拔起来必然手忙脚乱,未必能够胜任。
要是犯错几次,皇上受不住,定贵妃再是受宠,拖尔弼这个内务府总管也得做不下去了。
哪想到拖尔弼不但做得挺好,还越发得心应手。
后来他还跟户部尚书王谈成了莫逆之交不说,大地动的时候又救下王谈,如今两人是生死之交都不为过了。
两家住得还近,经常互相串门,庄子都挨着一起,田地也是。
拖尔弼受伤的时候,庄子上还是王谈的人帮忙管着,足见两家的关系有多好了。
但是除了王谈之外,拖尔弼跟别人来往却不多,算得上是深居简出。
王谈也是这样,除了拖尔弼之外就很少跟别人打交道。
不少人扼腕当初没早早跟两人攀上关系,一时不知道该羡慕拖尔弼攀上了户部尚书,还是王谈攀上了内务府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