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别的不好,怎么就遗传这个去了?
万琉哈氏心里吐槽了一番,月莹也换上了普通的宣纸,她就坐下提笔写了起来。
她习惯性先列个纲要,把想要写的几点记下来。
等会就能按照这个提纲一个个慢慢详细扩一扩,不至于七零八落的。
而且前面把提纲做好,后边就要容易得多了。
这是万琉哈氏做研究员时候的习惯,另外还随手记录自己想要扩充的几点,要点写上,等会就不容易忘记了。
光是提纲她就写了一下午,仔细检查后瞧着没有需要补充的,感觉也饿了起来。
万琉哈氏这才刚抬头,在旁边的文雪就问道:“主子写了一下午该饿了吧?小金子已经去御膳房提了点心,就在小厨房那边温着,这会儿就让他送过来。”
她这一点头,那边月莹已经在门口挥手示意候着的小金子去小厨房取来点心。
月莹接过点心盒子送了进来,万琉哈氏却指着旁边道:“在那边吃就好。”
别是点心渣滓掉在纸上,回头惹来虫蚁咬上几个窟窿就麻烦了。
如今保存纸张的方法都比较原始,大多就是放在密封的锦盒里面,隔绝大部分的氧气,就能放得久一点,没那么容易氧化。
氧化之后的纸张容易变黄,也会很脆,一碰就碎。
以前那些资料,很多也因为保存不好直接风化,实在太可惜了一点。
氧化分为热氧化和光氧化,换言之只要让室内保持恒温,然后有遮光的,挡住阳光。
恒温这个条件估计比较难,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是最好的,如今也没这个条件。
但是遮光这个还是可以的,另外就是密封的程度。
锦盒用木头做的,密封效果一般,如果用玻璃做的盒子来保存,也不知道如今的技术达到什么水平,怎么都比锦盒要有效得多了。
透明玻璃自然是不能挡光的,那么就需要颜色暗一点的彩色玻璃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彩色玻璃已经有了吗?
第16章
万琉哈氏还真不知道如今有没彩色玻璃,再就是也不清楚该问谁。
康熙日理万机,她特地去问这个也不合适。
但是谁会知道这个事,万琉哈氏就摸不着头脑了。
她想了一晚上,还是金桂见自家主子有点愁眉不展的模样,忍不住关心问了问,得知万琉哈氏想知道如今有没彩色玻璃,就答道:“娘娘可以让小金子或者小银子去内务府问一问的。”
万琉哈氏想想也是,如今内务府是包揽了宫内大部分的需求。
衣食住行之外,烧玻璃的窑也归内务府的广储司。
正好月莹和文雪都是广储司出来的,万琉哈氏就把两人叫过来问了问。
但是她们只知道烧瓷的窑,对玻璃就不太清楚了。
文雪在广储司呆得年份比较久,认识的人也多一些,她自告奋勇回去打听一二。
她跑了一趟,万琉哈氏还给了打听消息的资金,有钱使得鬼推磨,文雪很快就打听到了。
“娘娘,广储司的窑事烧瓷的,偶尔会烧玻璃,却不怎么多,听闻极为费劲。”
说是费劲,其实就是费时费力还费钱。
如今正打仗,国库吃紧,内务府也不敢大量烧制这种烧钱的玩意儿。
文雪担心万琉哈氏贸然让内务府烧这个,被康熙知道后极为不妥,所以小心翼翼问道:“娘娘若是想要烧玻璃的话,只怕要先请示皇上才是。”
“……请示朕什么?”
冷不丁门口有人说话,吓得文雪猛地起身下意识行礼。
万琉哈氏奇怪外边的两个小太监怎么没进来通报,不过也可能是被康熙给制止了。
发现他很喜欢悄悄进来,吓自己一跳,这位平日浑身气势的帝王难得的孩子气。
她转过身来给康熙行礼,看了外边守着的小金子在李德全后边耷拉着脑袋,显然是真的给拦下来了,于是笑着解释道:“我下午看书,忽然想到阿玛藏书阁的书放久了会泛黄,哪怕用锦盒装着也是,就琢磨着用玻璃盒子来装,会不会好一些。”
康熙下午听李德全提起,万琉哈氏让身边的宫女文雪去内务府打听了烧制玻璃的事。
索性他今天跟李光地见面后商议得差不多了,于是溜溜达达来了重华宫,进来的时候拦下想要通传的两个小太监,径直进了来。
万琉哈氏还是跟往常一样不慌不忙的样子,康熙只觉得有趣极了,就点头道:“嗯,朕听闻你去内务府问了烧制玻璃的事,若是真能把孤本保存得好一些,用玻璃盒子也无妨。”
她就知道康熙也是爱书的,有些年份久了的书,哪怕小心翼翼保存,依旧会开始泛黄和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