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换的,自然是皮毛了。
这东西俄国最多,多到库房都要放不下。
毕竟他们人人善战,每年都出去打猎,猎物无数,家里都用不下,拿出去卖也没什么人能买。
正好康熙这边要做互市,俄国巴不得把皮毛都换过来,然后换别的值钱东西。
比如瓷器、绸缎和茶叶等等,他们转手卖出去,那就赚大发了。
顾凝宸还真怕康熙会答应这样无理的要求,毕竟康熙是想跟俄国打好关系的。
近交远攻,俄国太近,打起来容易烧到自己这边来,得不偿失。
但是这个要求实在太无理了,完全打算把库房里不要的皮毛拿来换更值钱的货物,跟空手套白狼没什么两样。
康熙当然不会答应,直接拒绝了俄国使者,还说道:“既然贵国不打算过来做买卖,那就算了。”
俄国不做买卖,那么这边的商人也不能继续跟俄国人做买卖才是。
谁给俄国人卖东西,那就得落罪了。
商人卖给谁不是卖,一听到风声,立刻就断了跟俄国人的买卖。
俄国贵族最是喜欢这边的瓷器、茶叶和绸缎,更别提是最近出了玻璃和钟表,他们都很感兴趣,正四处打听消息。
听闻康熙要在俄国边境建造一个互市小城,他们还挺高兴的,以后买东西就更方便了,甚至还能直接过去买。
哪里知道使者去了一趟,也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康熙,愣是让这买卖忽然断了。
俄国贵族当然不愿意,直接拿使者问罪。
使者是沙皇派去的,这时候沙皇当然不承认,只能让使者认罪,避免得罪一大批贵族。
毕竟这些贵族就是俄国的根基,也是沙皇最多的支持者,自然不能都得罪死了。
所以沙皇又另外派了一个使者过来,愿意参与到互市当中,就看康熙的打算。
不愿意用皮毛来以物换物,那要什么?
康熙当然知道俄国的矿产多,尤其铁矿和铜矿,不过这个俄国肯定不会愿意拱手相让。
另外俄国的金矿也不少,所以康熙只道:“其他西洋商人以金子来做买卖,俄国也不例外。”
使者表示自己并不能做主,康熙也能理解。
于是使者就派人回去告知沙皇,沙皇知道后有些不情愿,贵族们大部分却同意。
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金子,领地里最多的就是金矿。
用金矿换来那些漂亮的瓷器和绸缎,另外还有可口的茶叶,简直不要太划算。
再就是不少欧洲那边的人都已经拥有的漂亮时钟,听闻最近大清还做出一种能挂在身上的怀表,更是让俄国贵族向往。
别人有的,他们怎么能没有?
再拖下去,俄国整个上流社会都要被欧洲那些人嘲笑了!
如今西洋最流行的就是法语,俄国人之前很多并不会,参加晚会的时候没能说一句法语,就要被人冷落了。
冷落不说,如果是年轻姑娘还可能嫁不出去。
要是这身上的穿戴跟不上潮流,那她们也是要丢脸丢到外人面前去。
俄国贵族们迫不及待要追上西洋的潮流,一个个劝说沙皇,沙皇也只能同意下来。
康熙得知后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他不意外沙皇会同意。
应该说哪怕沙皇不同意,俄国贵族们都会让沙皇同意的。
顾凝宸倒是意外,还以为俄国那边要磨蹭很久才答应,就见康熙笑了笑道:“朕派人给几个俄国的大贵族送了东西,不多,一套玻璃茶具而已。”
玻璃上用上彩画,就跟教堂的窗户一样漂亮,让俄国几个大贵族心醉不已。
他们拿到手自然要炫耀,其他贵族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当然要激励怂恿沙皇答应,不然自己不就要落后了?
顾凝宸后来知道,康熙这送的俄国大贵族也是特意挑选的。
虽说康熙对贵族们的关系在短时间内还没能彻底弄清楚,但是商人们跟俄国人打交道,很清楚哪个贵族最喜欢大清的货物,买的也是最多的。
这样的人对这边货物的依赖最深,是绝不能断掉。
只要透露消息给他们,商人再送上这么一件少见的玻璃茶具,直接就俘虏了俄国大贵族的心。
也让他们亲眼看看,这样的货物不算极品,拍卖会上还有更多的好东西。
俄国贵族不是没尝试派人去拍卖会,但是一来拍卖会的名额太少,二来太远。
俄国跟大清接壤,从陆路过来会更近。
可是两国边境并不平静,很多山贼乱窜。
俄国大贵族们就只能从海路走,那就太远了,还得绕一圈过来。
哪怕他们怂恿沙皇赞同了两国交易,却也跟康熙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边境并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