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250)

如果不是圣人,那就是这身世很可能是假的。

康熙深以为然,却依旧不动声色,只暗地里打探,表面上跟蒙古首领每天仍旧出去四处走走,选择适合做行宫的地方。

蒙古首领明显带着康熙绕开小儿子的那片地,对康熙的说辞是那片地其实并不怎么好,草地长得稀稀拉拉,不适合养羊,更不适合养马。

不过这样的地方却适合建房子,都不必怎么除草了,所以被小儿子一眼看中。

索性这地方的土地确实不肥美,蒙古首领把这片地给了小儿子,其他儿子也不会有意见。

要是把草原上最肥美的土地圈起来给小儿子盖房子,别说几个儿子,就是族人都会有意见。

顾凝宸还疑惑康熙要怎么打听消息,毕竟这蒙古首领说的由头真是天衣无缝,其他族人都挑不出毛病来,更别提是他们了。

而且看康熙也没特地派人四处打探的样子,她等了几天,康熙却说打听得差不多了。

见顾凝宸满脸困惑的样子,康熙就笑道:“打听这种事让侍卫和大臣去做并不适合,哪怕是李德全也不合适。”

因为李德全作为康熙的心腹,一举一动就十分引人注目,哪怕离开蒙古包远一点,都会有人发现,更别提是到处打听消息,那就更明显了。

去的只是平日跑腿和打杂的小太监,年纪小,嘴巴甜,就半大小子,每次去周围也就问问水源在哪里,去哪里打水最近之类的小事。

一来二去,他们就跟附近的蒙古族人熟悉了,尤其上了年纪的族人很是喜欢这些半大小子,偶尔会聊聊天。

聊的也就是稀疏平常的生活,絮絮叨叨聊,旁人听着也没什么不对,只觉得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絮叨,正好这小太监有时间听上一耳朵,陪着说一会儿话。

但是这小太监记忆超群,等到了跟前,就能把别人的话一字不漏重复出来,也是个人才。

要不是不识字,又早早进了宫当太监,在宫外读书识字的话,指不定能考科举进朝堂当官。

不过小太监对自己能帮忙打听消息,自是十分荣幸。

虽说是日常聊天,却也偶尔会提及其他人,比如蒙古首领,比如首领的小儿子,比如首领的儿媳妇。

小太监有意无意引导,那老妇人就多说了两句,却并不多,起了个头,很快就转开了。

明显老妇人不敢多说,对小太监也有所警惕。

正因为这样,才更让人觉得有蹊跷。

小太监重复了一遍,顾凝宸听着就奇怪道:“这老妇人说三年前,他们的日子开始好过了一些。可善说是三年前父亲死了,她留下养伤,后来嫁给了首领的儿子,这其中会不会有关系?”

因为她记得可善说的三年,这老妇人一提三年这个字眼,她立刻就联想了起来。

当时可善跟着父亲行商,商队遇袭,父亲重伤死了,她也受了伤。

山贼难道没抢走那些货物,是首领的儿子出现救下她了,把山贼都杀了,然后带着那些货物回来吗?

那些货物或许能换一些东西,但是要怎么换?

只有一批货物,这三年来怎么能让蒙古部落其他人的日子也变得好过起来?

显然这不会是一批货,而是源源不绝去换才行。

康熙和顾凝宸互相看了一眼,立刻就想到边境互市。

要在不知不觉中把货物出手,就只有在互市当中。

所以除了蒙古部落这里,互市那边该是有接头之人。

两边一起查,很快就能找到蛛丝马迹,毕竟两边必然有交接的地方,这样就能知道蒙古部落这边究竟送去的是什么货物。

能源源不绝,还是十分值钱的东西。

按照蒙古首领形容的那块给了小儿子的土地,就更是验证了顾凝宸的猜测,那里很可能是一块盐矿之地。

盐矿所在的地方确实长不出什么草来,稀稀拉拉好像土地不怎么肥美,不适合养羊养马。

蒙古首领要是知道,那就是帮着小儿子遮掩。

如果他不知道,那么这个小儿子未必知道,就只能是小儿子这个媳妇可善可能知道了,才找到这么个地方来。

顾凝宸把盐矿的事隐晦一提,康熙微微眯起眼道:“确实,朕记得盐矿所在之处寸草不生,跟蒙古首领这形容极为相似。”

是不是,派人趁夜偷偷进去看一眼就知道了。

她还想等到半夜,可惜还没到就已经困得东倒西歪,被康熙抱在怀里拍了拍后背,就彻底撑不住,直接睡过去了。

康熙等顾凝宸熟睡后才把人放下,等了一会,暗卫就回来跟他打了一下手势,显然确实发现了盐矿。

小儿子是用修房子的名义要的那一块地,确实里面在建房子,但是房子只有外墙,竟然连窗户都只开在最上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