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13)

这答案倒是出乎康熙意料之外:“什么编号?”

万琉哈氏是想到以前在实验室的文件,未免放错都会贴上编号,每一份资料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找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而且编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旦缺少一个编号,立刻就能发现。

文件资料是这样,人不也是吗?

只要给每个人一个固定的编号,按照编号来发月银,那么就能立刻发现多了还是少了人的。

每个人记住自己的编号,哪怕是总管知道底下人数是多少,却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编号。

想要随意安插别人进来,又或者想要把多出来的月银塞进自己的口袋,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万琉哈氏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只是觉得这样一来,未必真的能彻底遏制莫名顶替和拿走别人月银的事,起码也能收敛很多。

康熙一听,却想得更多。

这样的编号其实在暗卫当中已经用上,却是取代名字。

毕竟这些暗卫一直见不得光,名字就是代号,死了话就会换上新人,依旧是一样的代号,不必皇帝分神去记住不一样的名字。

若是用在大军当中,让所有士兵都有编号,吃空饷的事确实能够遏制不少。

哪怕是有人在战场上牺牲了,尸首不全或者面容损毁无法辨认出身份来,他们身上只要有编号的木牌,就能立刻确认身份。

唯一的问题是,士兵们大多不识字,若是用编号,他们哪怕能读却未必能辨认出来。

拿着属于自己编号的牌子,他们可能都认不出来的。

万琉哈氏就提议道:“皇上,不如用阿拉伯数字,就要容易得多了。只有十个数字,变化一番就能有许多的不同的编号,士兵学起来也比识字要简单得多。”

她记得明末清初的时候,不少学者就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著作。

其中一位李学者跟利玛窦一起翻译了一册西方算数的著作,里面就有关于阿拉伯数字的。

按照康熙喜欢西学,对此应该并不陌生。

康熙倒是意外万琉哈氏连这个都知道,不过她的阿玛拖尔弼是个爱书成痴之人。

因为囊中羞涩,拖尔弼只能跟人借阅书籍然后誊抄下来。

他的府邸不大,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建了藏书阁,这事就连康熙都听闻过。

所以拖尔弼的女儿饱读诗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是万琉哈氏之前年轻又羞涩沉默,不爱说话,如今性子倒是比以前要活泼一些,他才发现万琉哈氏像足了她的阿玛。

康熙沉吟片刻道:“我记得翰林院的书楼里就有利玛窦留下的手抄译本,让人去取了来。”

万琉哈氏就知道,康熙不可能不清楚这本书,宫里更是留了最先的译本。

翰林院很快就把书册送了来,放在锦盒里头,打开里面的书册有些许泛黄。

康熙看了一眼又问了,得知翰林院有誊抄的备份本,也让人送了来,递给了万琉哈氏。

万琉哈氏满脸惊讶接过来,康熙就笑道:“刚才看你的眼珠子都快落在锦盒里头,显然是想看看这译本。拿去吧,晚些看完再送回来。”

这话深得她心,哪怕只是誊抄本,以前也只能在博物馆稍微看看封面罢了,能看看里头还真是难得。

博物馆哪怕收藏再好,历经岁月之后,书籍里面不是泛黄就被虫蛀,只留下残页,也看不了多少。

如今能到几百年前看到完整的译本,万琉哈氏欢天喜地道谢,翻开誊抄本就看了起来,完全忘记自己在御书房这件事,更忘了康熙就在旁边。

康熙也不意外,阿玛是个书痴,看来万琉哈氏也是。

两人安安静静分别看着手里的译本,康熙很快就翻到提及阿拉伯数字的地方,跟他印象中一样,确实简单易懂,作为编号是再适合不过了。

士兵们只要记下几个一笔就能写完的简单数字,比识字确实要容易得多。

但是要整编整个军队,让士兵都记下自己的编号却是个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暂时先把编号弄好,以后大军班师回朝,再慢慢让士兵记下编号才是。

军需是由工部、兵部和户部,三部一起统筹,那么先让三部的官员熟悉阿拉伯数字,再做出编号,把编号跟士兵的身份挂钩起来,重新做个军册。

一式三份在三部,哪个部想动手修改都没那么容易。

因为编号是顺着下来的,若是其中一个改了,后边就得跟着改才行。

康熙仔细琢磨一番,只觉得编号这事着实不错,就打算让李德全叫几个重臣来商议此事。

他抬头却见万琉哈氏还坐在不远处看书,看得是如痴如醉,康熙不由好笑道:“去请户部、工部和兵部的尚书,另外还有索额图和明珠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