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的信件中,除了恭贺贾琏封爵一事,还提到了另一件事。
林家的小表妹和小表弟,一个五岁,一个四岁,都到了可以上学的年纪,林如海欲给两个孩子请个先生,教导他们读书,但却没有好的人选。
这些年,因着贾琏的缘故,林如海深知有些人是何等的表里不一,他担心在外头请先生教导两个孩子,会请到心术不正之人。
他膝下仅有这一双儿女,如何敢将儿女交给不知根底的人教导?
苦恼了几日,倒是贾敏提醒了他。
当年贾氏的家塾在贾珍的提议下,换了塾掌,不再从贾家的长辈中挑德高望重的人教导族中的后辈子弟,而是对外延请有学之士,教导族中子弟。
贾琏朋友多,贾珍便求到了他的头上,后来贾琏请来了几个姓高的青年。
年岁都不算大,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但个个文才斐然,更懂得因材施教。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贾家族里这些后辈们,便有几个出色的孩子考中了童生,甚至有两个考过院试,得了秀才功名。
奇怪的是,高家这兄弟几个,明明才华过人,却甘愿留在贾家做个教书先生,无意仕途。
贾氏家塾这几年在高家兄弟的教导下,欣欣向荣,京中有好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官员,都想把自家的孩子塞到贾氏家塾里上学。
可惜这是贾氏的家塾,只收自家后辈子弟,或是姻亲家的后辈,不收别家的人进来。
林如海写这封信来,倒不是想挖墙角,只是觉着,贾琏的朋友多,希望他能推荐两个合适的先生来教导他膝下这双儿女,最好是一男一女。
黛玉年岁已经不小,再过两年就到了分男女的时候,请个女先生,日后也省的再费时间另找女先生。
这个请求,对贾琏来说一点都不难。
贾琏直接回了一趟随身空间,找到赵宗,让他去一趟高家,请两个性格不错,学识也好的年轻男女跟他一块儿出去。
“公子这是打算……”
贾琏便将林如海对他的请求告诉了赵宗。
一听是贾琏的姑父给自己的孩子请先生,赵宗眼睛一亮,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当天赵宗就将人给贾琏找齐了。
这几年下来,随身空间也过去了几十年,但赵宗的相貌却还维持着当年贾琏见到他时的模样。
似乎,随身空间这些住民,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容颜就会衰老得很慢,几十年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这大概也是因为寿元增多导致的。
赵宗找来的这对男女,倒是稀奇,是一对龙凤胎,兄妹两个长得很相似,不过男的要更英气些。
“这是高瀚泽,这是高瑜君。”前者是哥哥,后者是妹妹。
贾琏考校了一下两人的学问,确实不差,便很满意。
将两人带出随身空间,解决了户籍的问题,便写了回信,交给他们,又叫来方楚悠,让他帮忙送高家兄妹去扬州他姑父那边。
“包在我身上。”方楚悠笑道。
潭州离扬州本就不远,坐马车去了最近的码头坐船,三五日的功夫,就到了扬州。
还没到除夕,方楚悠就带着林如海的感谢信,回到了潭州,将信交到贾琏手上。
看完了信,贾琏无奈的笑道,“姑父也太见外了,这有什么好谢的?”
这日处理完公务,贾琏回到屋里,就见王熙凤坐在桌边发呆。
“想什么呢?”贾琏凑过去,问道。
王熙凤被吓了一跳,捶了他一下,“走路怎么都没声儿的?吓死我了。”
“是夫人想事情太入神了吧?我可没刻意放轻脚步声。”贾琏道。
王熙凤闻言,叹了口气。
“这是怎么了?在潭州还能有人让你不高兴?”贾琏稀奇的道。
自从到了潭州,王熙凤就像是那鱼入了水,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毕竟,在潭州府,她是知府夫人,这一代地位最高的女人,所有的官夫人都要奉承她。
即便不奉承她,也不敢得罪她。
这日子过得可不是痛快舒心吗?
“我收到了二叔的来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王熙凤闷闷的道。
王子腾?
“他写信给你?”贾琏挑眉,“有什么事?”
“还不是我那可怜的姑妈?”王熙凤叹道。
可怜的姑妈?
显然,这不是在说王夫人。
虽然贾琏的横空出世,打乱了王夫人的部署,但贾琏离京之后,王夫人的日子过得很逍遥,邢夫人完全不是她的对手,荣国府的中馈大权,再次落到了她的手中。
不过贾琏也并不在意荣国府那点歪瓜裂枣,如今他拥有的东西,早就超过了荣国府现在剩下的那些破烂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