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到底还是个孩子,很快就犯困了,贾琏叫来奶娘王氏,让她抱黛玉回屋睡觉。
午后,林如海回府了。
见贾琏在这儿,林如海就叫他去了书房。
“你想参加明年的大比?”林如海惊讶之余,不由蹙眉,“你有把握吗?”
贾琏将心思放在学业上,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
这两三年来,贾琏做什么都顺风顺水,林如海有些担心贾琏飘了,明年大比失利,会打击到贾琏的气势。
人的气势是需要积累的,若是迎头泼来一盆冷水,会让人信心大减。
贾琏道,“我们家的情况,姑父想必也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我想趁着这个机会,一鼓作气的考下去。”
他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考上,但一般来说,考中了解元的人,落榜的概率比较低。
除非考官有意压他,否则贾琏有自信榜上有名。
“你这是心意已决?”
“是。”
林如海也深知贾琏如今的处境,虽然已经大有好转,但荣国府的大权依然掌握在贾政的手中。
贾政并非荣国府的袭爵人,按理说他掌握荣国府的大权,是不合理的。
他这两个内兄虽然都是废物点心,但矮子里拔高个,贾政确实要强一些,虽然没强多少,但压贾赦一头却是足够了。
在这种家宅内斗上,林如海即便是贾琏的嫡亲姑父,也没法插手。
因为对于贾家来说,他即便是亲戚,那也是外姓人。
他能做的,也不过是帮助贾琏举业、仕途更顺利一些。
贾琏如今想夺权,只考个解元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压制贾政,夺回属于他的权利,首要的第一点,他得有官身,且官位要比贾政高。
然而,这一点也不容易达到。
即便考中了状元,按照惯例也不过是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职。
而贾政……哪怕十多年也只升了一级,那也是从五品的官,且是六部的实权职缺。
虽然工部在六部中,算是比较边缘化的官职,但再加上荣国府过去的人脉,情况就不同了。
整个贾家,如今在朝当官的,只有贾政,因此贾家宁荣二府的人脉,全都被他霸占了。
值得一提的是,霸占了这么多的好资源,十几年也只是个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废物得让人窒息。
林如海沉吟片刻,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便不再劝你,这样吧,你每月初一、十五来我这儿,有什么不解的问题,也都可以问我。”
“多谢姑父。”贾琏眼前一亮,认真的道谢。
贾琏确实有天分,但天分却不代表一切。
考中解元,已经是他前世最高的成就,接下来的会试甚至殿试,他都没经验。
因此,他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
而林如海,他可是钦点的探花郎。
别看每三年都出一个状元、榜眼、探花,但你若是因此小瞧了这一甲的前三名,那可就错的离谱了。
科举考试层层递减,每一个走到会试的举人,都不是泛泛之辈。
这可是整个天下的精英,而殿试前三甲,是精英中的精英。
林如海短短时间内,就从翰林院编修,升了兰台寺大夫,靠得可不仅仅是家族先辈的余荫,还有他自身过硬的才华和能力。
能得到林如海的指点,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贾琏也就是靠着身份上的便宜,讨了林如海的欢心,才能有这样的回报。
“你这两三年为我和你姑妈、表妹表弟做的也都不少,我们都看在眼里,指点你一二,也抵不过你过去这些日子对我们全家的帮助。”林如海道。
“额,姑父……”贾琏想要说什么,却被林如海抬手打断,“不必解释,我有眼睛,自己会看会思考,你都做了什么,我都看在眼里。”
贾琏噎住:“……”
“慌什么?你也是好心,我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吗?”林如海笑道。
贾琏愣了愣,也笑了,“是小侄多虑了。”
在林家用过晚饭,贾琏便回了荣国府。
此后,贾琏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叫上贾珠一起去林家,接受林如海的磨砺。
对于贾家两个小辈里头的堂兄弟能如此友爱,林如海感动之余,不免眼热。
他也想要一个能帮衬他的手足兄弟,可惜他爹娘只生了他一个,他爹也没有兄弟姐妹,以至于到了现在,他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奋斗。
至于林家姑苏那些族人,都不是亲支嫡派的,甚至还远不如贾家跟他的关系亲密。
一晃就到了腊月。
贾琏同王熙凤的婚期定的就是腊月初九。
今年九月王熙凤就及笄了,只是当时贾琏远在金陵,自然错过了王熙凤的及笄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