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上高位的人,一般都不是寻常人,背后都有势力支撑,如非必要,冯渊也不想得罪人。
毕竟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冯渊前脚刚调离大理寺,后脚柳文朝就被调任大理寺,接管了冯渊的位置。
论起来,柳文朝虽然没有查案的天赋,但能力摆在那里,加上他和冯渊还有柳文羲这层关系,且又是皇帝女婿,倒也没人不开眼的给柳文朝使绊子。
吏部自从中书省罢免之后,便是权利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一般担任六部尚书的官员,都会兼任内阁辅臣一职,权利是很大的。
这其中又以吏部为首,户部次之。
一个掌权,一个管钱,都是极重要的部门。
而冯渊直接被皇帝钦点吏部侍郎,显然皇帝有意让他接管吏部尚书一职。
现任吏部尚书已经年迈,过不了几年就要乞骸骨了,到时候接任尚书的,无疑就是冯渊。
等老尚书退休,冯渊也不过三十出头,还年轻着呢。
能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那么内阁首辅的位置,也板上钉钉属于冯渊了。
不管是吏部尚书还是内阁首辅,都可以说是百官之首,地位相当于从前的中书省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凡有点私心,坐上这个位置都能架空皇帝,因此不是皇帝心腹,根本坐不了这个位置。
冯渊十七岁入仕,至今也足有十一年,在官场上,那也是个老油条了,又在大理寺历练足足九年时间,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想在他面前做鬼,根本是笑话。
他不过二十七岁,不但深受皇帝信任,还坐上了如此高位,如何不叫人眼红?
调到吏部的冯渊,虽然得到了更高的官位,可也失去了拿着职权调查任何人的权利,也就有人在背后开始给他使绊子。
冯渊也不惯着,狠狠收拾了一批人,送了御史台白捡的功劳,借着皇上的势,吏部很是空出了一些官职,虽然都是些小卒,可也足够震慑一批人了。
收拾完这些人,冯渊就被皇帝召见了。
“爱卿可是受委屈了?”皇帝笑眯眯的道。
这次冯渊被人刁难,他从头至尾都是知道的,但他没有一开始就帮冯渊,也是想看看冯渊会怎么解决。
从结果来看,皇帝是非常满意的。
冯渊在大理寺赖了足足九年,弄得他都有些怀疑冯渊是不是只会查案了。
现在看来,过去一直将冯渊放在大理寺,是有些屈才了。
“微臣不委屈,这都是微臣分内之事。”冯渊没有抱怨,他心里清楚,这是皇上对他的考验。
皇上见状,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留冯渊在宫里用了晚饭,以示恩宠,便让他出宫了。
次日,圣旨传到吏部,命冯渊兼任太子太傅,虽只是虚衔,但也是从一品官职,而且这也是个明确的信号,皇上在给冯渊撑腰。
谁不知道皇上最疼爱的就是中宫皇后所出的五皇子,出天花之后,便被封为太子,及冠后便被皇上一直待在身边教养,其他皇子早就封王出宫住了,皇太子的位置稳如泰山,无人可以动摇。
冯渊虽然只是兼任太子太傅一职,可也代表着,他是第一个被皇上亲自指定给太子的人。
第120章 贰(完)二更
太子太傅现如今虽然只是虚衔,可在国朝初建的时候,却是实实在在的东宫辅臣官职,只是后来太。祖皇帝废了中书省,三公、三孤这些正一品从一品的官职,都称了虚衔,不再有辅国的权利,仅仅只是个荣誉称呼,太子太傅此类的官职,多半也是如此。
皇上如今虽然正值壮年,可他清醒的很,知道自己不是真的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百年之后,这个国家还是需要人治理的,而他精心教养的皇太子,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冯渊当年为了查案,谁的面子都不给,几乎得罪了大半个朝廷的官员,如今皇帝将冯渊指给皇太子,也想因为冯渊和皇太子年岁相近,冯渊有能力,皇太子又是他精心教养长大的,若是这二人能交好,冯渊也会尽心的为皇太子办事。
冯渊也是聪明人,听了这旨意,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时不时的会去东宫与太子见一见。
太子也不愧是皇帝教养长大的,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管是性情,还是为人处世,都与陛下十分神似,也怪不得皇上会喜欢太子,谁不喜欢另一个自己呢?
一晃又是一年除夕,冯渊今年日子过得是十分充实,除了收拾给他使绊子的人,还有很多讨好他奉承他的人,以及一些闹笑话的人,下半年冯渊是吃了不少瓜。
这首当其冲的,便是那荣国府老太君的大寿,为了给她的乖孙挑选合适的妻子人选,不惜拉下老脸请昔日老姐妹南安太妃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