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柳文羲觉得有些耳熟。
张峰见状,便道,“是夫人的娘家。”
闻言,柳文羲恍然,怪不得他觉得耳熟呢,原来是冯大嫂的娘家。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林家人怎么会在这里?”
“林小姐与几位官家小姐一块儿约着出门放河灯来的,高门的千金小姐,出门在外自然是要带够人的,以免被人冲撞,”张峰顿了顿,“方才那拐子正好往林小姐她们那边冲过去了,便被逮了个正着。”
柳文羲点头,“原来如此。”
“也是那拐子命背,林家可是上京少有的几家对拐子深通恶绝的人家,犯到林小姐的手里,可没好果子吃。”张峰想起刚才林家小姐命人逼问那拐子还有没有拐其他人的场面,着实有些被镇住了。
这些高门的小姐板起脸来,还真是狠角色。
那叫一个雷厉风行,英姿飒爽。
林家那小姐虽然戴着帷帽,可身形看着却娇弱,哪知处置起人来,一点都不客气。
“毕竟是嫂嫂的妹子,嫂嫂年幼的时候吃过的亏,全都是因那些可恶的拐子,林小姐心疼姐姐迁怒拐子,也是人之常情。”柳文羲笑道。
他看得出来,张峰言语里带了些许对林小姐的畏惧。
别看张峰是冯渊手底下的人,可毕竟只是神判府的仆从,并不是什么差役,林黛玉那可是朝廷正三品大员府上的千金,这样的千金小姐,张峰若不是神判府的仆从,连见都见不着人家。
身为生活在底层的人,天然就对这些官家的公子小姐有敬畏感,当这些高门的公子小姐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就难免心生畏惧。
柳文羲毕竟在神判府住了些日子,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子监,可国子监那是什么地方?京中不少权贵子弟都在内学习,知道柳文羲是冯渊对外宣称的弟弟,不少人都有意的跟柳文羲结交,这些日子下来,柳文羲也凭着冯渊的关系认识了不少京中的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子弟们,有好有坏,好的柳文羲不介意多多来往,心思不纯的,也就是个点头之交。
从这些世家子弟的口中,柳文羲已经粗略的了解了京中的权贵,尤其是年轻一辈的人,柳文羲从这些世家子弟口中知道的最多。
林家那位小姐情况比较特殊。
她出身虽高,但自幼就失去了母亲,又没有弟弟帮扶,只有个老父相依为命,虽然这个老父如今身居高位,可林家还是京中出了名的人口稀疏。
毕竟阖府上下就两个主子的,京中除了神判府,也就林家了。
神判府的情况还跟林家不同,神判府的两个主子是刚成亲不久的夫妻,早晚会生下孩子,进口添丁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林家两个主子却是父女关系,一旦黛玉嫁出去,林家就只生下林如海一个人,等林如海百年之后,林家嫡枝也就断了传承。
黛玉虽是林如海的骨血,可女子一旦出嫁,就不再是林家人。
有句话怎么说的?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母亲早亡,林如海又不曾续娶,还没有兄弟帮扶,黛玉还在孝期就被送到了外祖家,名义上由超品荣国公夫人贾史氏教养。
黛玉六七岁入贾府,长到九岁,林如海立了功,向皇上讨了两个宫中的嬷嬷教养黛玉,一直到黛玉十一岁,林如海回京才被接回家。
有了御赐嬷嬷这一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林如海与荣国府是产生了矛盾。
等林如海回京,将女儿接回家,又认了甄英莲做义女。
这聪明人都看出来了,林如海不单单是与荣国公府有了矛盾,还完全不信任岳家,甚至为了给女儿的将来铺路,不惜认义女,与冯渊结了姻亲关系。
名义上林如海是冯渊的岳丈,可实际上林如海是对冯渊有所求。
林如海有意给女儿招赘的事儿并未宣扬,这事儿也就林家父女和冯渊夫妻知道,就连下人都不知道林如海要给女儿招赘。
那么当然,柳文羲也不可能知道。
他只知道林家是嫂嫂的娘家,但林家老爷却不是嫂嫂的生父,林小姐也不是嫂嫂的亲妹妹,林老爷只是嫂嫂的义父。
甄英莲的父母都已经亡故,这事儿众人皆知。
虽然甄英莲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惨经历,可幸好在悲剧发生之前,遇到了他兄长,也因此得救。
甚至在冯渊的帮助下,找到了风烛残年的老母亲。
柳文羲从前觉得自己的身世挺惨,可入京知道嫂嫂的身世之后才发现,这世上比他惨的人大有人在,他还有哥哥,如今又得了冯渊照顾,已经胜过这天下许多人。
若还不知足,那真真是枉费冯渊培养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