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拯救美强惨姑娘(21)

作者:雪烛锦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结果出来了,甄英莲比贾宝玉大三岁,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黛玉比贾宝玉小一岁,而薛蟠大薛宝钗两岁,也就是说。甄英莲比薛蟠小一岁。

第二回的时候,说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而同年,贾琏二十岁左右,已经娶妻两年。而这一年,薛蟠只有十一岁,如果王熙凤比薛蟠小的话,哪怕他们同龄,王熙凤也就只有十一岁,十一岁已经嫁人两年,那就是说九岁就出嫁了。

我:???摆明了这不可能,哪怕是清朝,起码也是十二三岁嫁人,九岁嫁人,除了童养媳,没那么早嫁人的吧?哪怕是清朝背景,都非常的不合理了。

我思来想去,觉得是誊抄的时候抄错了。

在古代,口语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表亲,男称表哥,女称表姐。但书面用语,是男称表兄,女称表姊。姊妹姊妹,姊是姐姐的意思。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将姊抄错成了妹妹的妹。

实际上,王熙凤是薛蟠的表姐,而文中说王熙凤称呼薛蟠为哥哥,那好像都不是原稿,而是经过主编们修改过的版本,可能是根据抄错的表妹这个称呼,而改掉的。

第11章 壹(11)

闲话不提,自这日开始,贾琏只要有空,就会前往林家,随林如海一道读书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林如海果真不愧是少有才名的天才,虽然如今还是个举人,但其博学,贾琏远远不如。

贾琏前世也考中过解元,但他是寒门出身,远比不上林家底蕴深厚,林如海多年守孝,一直在潜心读书,虽只有举人功名,但其学识只怕许多考中状元的进士都不及他。

也因此,贾琏跟随林如海读书学习,获益匪浅。

偶尔贾珠休沐归家,听闻贾琏在跟林如海一起读书学习,便没有再去指点贾琏,倒是趁着休沐的时候,会跟着贾琏一起去林家向林如海请教。

林如海虽瞧不上二内兄的夫人算计小辈,但贾珠却是无辜的,且贾珠聪慧,已有秀才功名,因此林如海也乐得指点贾珠。

教导聪明的孩子,总是会令人心情愉快的。

展眼,贾琏就跟随林如海学习了月余,两三年未见的生疏,也被这月余的相处给抵消了,甚至感情犹胜从前。

这日贾琏赶清早坐马车去了林府,先跟着林如海学习了一个上午,午间歇息的时候,贾琏没有像之前那样起身告辞,反而满脸犹豫的坐在那里。

见状,林如海眉头一挑,“琏儿还有事?”

自打林如海进京拜见岳母之后,贾琏几乎每日都会来林府,跟着林如海一起读书学习,不过贾琏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赖在林家,毕竟林如海只是他的姑父,而不是他的老师。

贾琏每日只在林家学习两个时辰,辰时在家用早饭,然后出门来林家,上午学习一个时辰,中午歇息一个时辰,下午学习一个时辰,申时告辞回府。

林家注重养生,每日午觉必不可少,连带着贾琏每日也会小睡一个时辰。

当然,贾琏午睡的时候,都是进了空间。

“小侄……”贾琏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倒勾起了林如海的好奇心。

林如海搁下手里的东西,笑着上前,拉贾琏在桌边坐下,温声问道,“你跟着我读书也有月余的功夫了,有什么话就直说,难不成姑父还会吃人?”

闻言,贾琏仿佛被林如海的话安抚住了,但说话的时候,声音还是比平日小了些。

听贾琏说明原委,林如海若有所思,“你这几个朋友都是江湖人?”

“是,他们家里世代习武,还救过我的命呢,”贾琏苦恼的道,“他们家里遭了难,这两年一直在外游历,如今来京城投奔我,我怎能弃之不顾?”

救命之恩,确实不得不报。

但是——

林如海肃容道,“你说的救命之恩是怎么回事?”

他虽然这两三年不在京中,但岳家的事,因夫人贾敏的缘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从未听说过贾琏差点没命。

“此事说来惭愧,两年前,小侄去庙里还愿,贪玩儿去寺庙后山,差点从山上摔下来,正好遇到了方家几位哥哥,才安然无恙,”贾琏一副心虚的模样,“姑父也知道我父亲是什么人,我在家里地位也不高,我怕被父亲打骂,就将这事儿瞒了下来。”

如此,没人知道就合情合理了。

林如海倒也不怀疑什么,贾琏虽然出身国公府,但荣国公府早就不是他岳父在世时的国公府了。

这几个姓方的江湖人若是心存不轨,完全没理由把注意打到荣国公府头上。若当真是打荣国公府的主意,也不至于把心思打到贾琏身上,去接近更受宠的贾珠岂不更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