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母原本是不想收的,但没拗得过冯渊,见冯渊还给女儿送了一套头面,心里那个猜测就愈发肯定了。
她心里有些纠结。
要她说,她女儿的品貌德行,都不差,配冯渊是足够的。
可身份却差得太多了。
若是在冯渊没有考中状元之前,她女儿也没有被拐卖,这门婚事倒也不错。
甄士隐虽然辞了官,可他朝中做官的故旧不少,也有些人脉,多少能给冯渊一些帮助。
可如今,冯渊早已经混出头,还是皇上跟前的红人。
虽然不知道冯渊为何年近弱冠都没成亲,甚至连个房里人都没有,但是很显然,冯渊如今这个条件,不是她女儿配得起的。
即便她心里再清楚明白女儿同冯渊身份悬殊,可作为一个母亲,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除了冯渊她根本不知道能将女儿托付给谁。
若是冯渊真的有心,女儿委屈一些跟了他,她也能安心。
毕竟,能放下朝中的政务,专门请假带她去寻亲,这样的人,品行是绝对值得依靠的。
不然的话,冯渊若是喜欢她女儿,完全可以先收到屋里占个名分,等女儿大一些,直接同房了旁人又能说什么呢?
总归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冯渊要怎么安置甄英莲,还不是他一念之间的事?
可他没有霸占她的女儿,甚至还带着她女儿找到了她。
这份恩情,甄母实在无以为报。
甄母这里心情复杂纠结,郭管家这边就是恼火了。
他盯着冯渊,心里火气直冒。
这小子,口口声声说不合适,偏偏又要给人家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也就是甄家母女不清楚祥云楼的底细,根本不知道这一套头面价值几何。
就这一套,没个一万两根本拿不下来。
郭管家心里腹诽,他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有鬼,偏偏不承认。
除夕守夜后,各自回屋歇息。
大年初一,因没有亲戚走动,冯渊干脆带着郭叔一家并甄家母女一块去了京郊的温泉庄子。
在庄子上玩到正月十三,正月十四一早就回了城。
隔日就是元宵灯会。
冯渊原想带着甄英莲还有郭家兄弟一块儿去赏灯,哪知甄母怎么也不同意让甄英莲去赏灯。
见甄母拉着甄英莲的手,眼眶通红,手都在颤抖,冯渊后知后觉的想起来,甄英莲当初就是在元宵灯会上被拐走的。
而当初带着甄英莲出去赏灯的下人霍启,也不知所踪。
很显然,这奴才弄丢了甄英莲,不敢回甄家,就逃走了。
若是这奴才当日在甄英莲被拐之后,就立刻报官,就凭甄家当时在阊门的地位,是有很大几率将那拐子抓到,救回甄英莲的。
可是他逃走了,甄家也就彻底的错过了救回女儿的最佳时机。
如果说葫芦庙那个门子见死不救,是自私冷漠,那么这个叫霍启的奴才就当真是愚蠢又可恨。
无意中刺激到了甄母,冯渊心里有些不好受,便没有坚持要带甄英莲去赏灯。
回头去找郭家兄弟,郭文海早就带着妻子出去赏灯了,只剩下了郭言才还留在府里等他。
冯渊:“……”
两人对视了一眼,结伴出了门。
在街市上逛了一圈,冯渊觉得很无聊。
“那边有个茶楼,我们去休息一会儿吧。”冯渊道。
郭言才自然不会拒绝。
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茶楼,要了个二楼的雅间。
坐在二楼雅间,便离下面热闹的人群远了很多,也安静了很多。
“老爷为什么不肯娶甄小姐?你明明挺喜欢她。”
雅间里安静了一会儿,突然传来郭言才的询问声。
冯渊看他一眼,“有些人不是喜欢就要娶回来的。”
他确实挺喜欢甄英莲,温柔恬静,进退有度,虽然从小被拐卖,但心地善良,体贴大方。
正是因为她很好,冯渊才不能害了她。
“是因为……老爷的命格?”郭言才若有所思的问道。
冯渊默然。
不可否认,他的命格占了大部分的原因。
郭言才见状,也沉默了。
当年冯渊刚中状元,何等风光恣意?连圣上都有意将公主下嫁,彼时冯渊以他命格硬,身边的女人都活不下来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皇上当时便赐了两个宫女给冯渊带回来,当晚就死了一个。
暴毙。
郭家兄弟当时都在京城,郭言才当时才十五岁,亲眼看见了那宫女的死状。
死的很安详,仿佛就是睡了一觉,只是再没醒过来。
同年,原本要赐婚给状元的四公主嫁给了安国公的嫡长孙。
很显然,冯渊那命格硬,是真的。
“听说护国寺有一位神僧,老爷何不去见一见?老太爷和老太太就您这一个儿子,您总不能真的一生不娶吧?”郭言才沉默了半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