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来啊!”陈书敏道,“你觉悟挺高!明天我就让我们办公室的小年轻给你写个稿子,全厂通报表扬。”
“滚你的!”江顺川笑骂了两句,与陈书敏在楼梯口分开,各自回家了。晚上,公共厨房里飘出了肉香,只把一栋楼的细崽子们馋得嗷嗷叫。江顺川的爱人林月英同志接手了林秀芬的事,也在家属区不胫而走。
至晚间,林月英把林秀芬安顿在了他们女儿的房间。说是房间,其实是客厅隔出来的小阁楼。江顺川家统共两间屋,卧室当然是夫妻俩的,“客厅”则一分为二,一半是饭桌,一半是儿女的高低床。儿子睡下面,床铺顺带充作吃饭的凳子。女儿住上面,围上了个床围,就是房间了。
空间是真的小,但收拾的很干净。被子有股阳光晒过的清爽味道,一看就是认真打理过的。
最贴心的是,江顺川吃过晚饭后,以帮着老人准备年货为由,收拾了个包袱,搬去父母家暂住了。家里只留下两个女人,彻底杜绝了任何闲言碎语。以至于林秀芬即使住在“客厅”,也没有任何的不自在。
折腾了一天的林秀芬躺在温暖的床铺上,长长的吐出了口浊气。江顺川的态度太诡异了,让她没来由的生出不安。毕竟,从以往的接触来看,江顺川真的不是这么热心的人。
热心的江顺川一路往出走,一路跟遇到的每个人打招呼。很快,家属区晚饭的八卦更新成了江顺川让出自己的屋子,跑去老屋住了。好在江顺川的老屋离得不远,新盖的房子宽敞明亮,他原本就经常回去住,才不至于引发太大的轰动,但也足以成为二造家属区的今日头条。
寒风呼啸,江顺川顶着夜色走到了自家老屋。这是一栋他省吃俭用盖起来的房子。足有两层高,共6间屋,并带一个做厨房的偏厦。如果只有他们一家四口住,那自然是相当宽敞的。
但江顺川是农村人,他盖好房子后,便把父母接到了城里。然后,他父母不舍得孙子,于是把他弟弟家的两儿一女都带了上来。区区六间房子,顿时变得跟家属区一样挤挤挨挨的了。
时下的宗族观念还很强,江顺川不觉得拉扯侄子们有什么问题,且他在二造还有单位分房,侄子们便跟着老人在这里住了下来。
此时家里的晚辈们正围着火盆陪着老人家侃白话,见江顺川突然回来,不免问上两句。江顺川随便找了个借口糊弄过父母后,一把薅起大侄子江应才,把人拎去了他的房间。
在江应才的满脸疑惑中,江顺川忽地笑出了八颗牙:“应才,你今年26了,想讨老婆吗?”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江厂长的目的,王建业猝不及防啊!
第94章 想离婚吗?
当然想!26岁的青壮年,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对女人有着迫切的需求!江应才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的大伯:“大伯,你有对象要介绍给我吗?”
江顺川笑着点点头:“你明天回村里一趟,找你爸妈弄点新鲜的小菜上来,再买些水果糖,去看你大伯娘。”
江应才愣了愣。
江顺川从口袋里掏出钱和副食本,点了相应的数目递到了江应才面前:“那妹子在我家,暂时跟你大伯娘住着。不过她还没离婚,你不要表现得太明显。先留个好印象,其余的以后再说。”
“没离婚!???”江应才差点给口水呛着,虽然他只是个临时工,但是让他去撬人墙角,也太……
江顺川笑了两声:“放心吧,她自己很快就离了,不用你掺和。”他摆摆手,无视侄子的欲言又止,只叮嘱了几句,就把人打发走了。
江应才:“……”
楼下不知在聊些什么,不时有笑声传来。江顺川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份报纸,却没看内容。
他的儿女大了,侄儿侄女们也都大了。孩子小的时候,只要管吃饱饭。可等他们长大,既要操心工作,也要操心婚配。总计5个孩子,想想都脑壳疼。
最让人恼火的是,现在各单位的编制已经满得不能再满,基本没了招工名额。哪怕江顺川是副厂长,想搞到个编制,也得脱层皮。可不弄编制,难道让孩子们回农村种田?
江顺川无法接受。他自己吃过种田的苦,当然不想在县里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们去遭那个罪。所以,孩子们的前程一直是他目前最焦心的问题。
可巧,昨天林秀芬哭着来厂里求助了。
江顺川当时便心念一动,有了好主意——自己没办法给侄子搞到编制,那笔杆子林秀芬呢?
江顺川当了几十年干部,太知道笔杆子的重要了。林秀芬第一次中稿时,厂里就动了特招她的心思。只是厂里的编制属实过于稀缺,才没让提议通过。可厂里想不想要个动不动能写文章上省报的笔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