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言忍不住张大了嘴巴,“丹……丹虞公主?!”
“也算是她命大吧!据说因她一直住在宫里,性格和善,又从不摆架子,和底下的宫人关系都挺好。
当时奉命溺杀公主的嬷嬷没忍得下死手,长公主及时赶到,才把人给救了下来。
然后就接出了宫去,但是公主自那时候起,身体就非常差了,养了许多年都不见好。”
乔玉言想起自己第一次见丹虞公主的样子,确实看着身体虚弱的样子,可万万没想到,她竟然经历了那些事儿。
“长公主和圣上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不管怎么样,在圣上心里终究是不一样的,有她护着丹虞公主,丹虞公主才算是平安长大。
后来丹虞的驸马都是长公主选的,只不过是往宫里头递了个奏疏,据说圣上也没有过问,嫁妆也是长公主府出的。”
温守悌立刻察觉到不对劲,“那……那安郡王是丹虞公主的孩子,怎么还在宫里那般得宠?难道圣上心里就不忌讳?”
温琼与缓缓摇头,“这一点我也没有想明白,丹虞公主从来不入宫,就是在京城的世家圈里也极少走动,可安郡王三岁那年被长公主带入宫里之后,圣上似乎真的挺喜欢那个孩子。
还给了他特赦令,准许他随意出入宫室,似乎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丹虞公主在京城中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些,从前……”
说到这里,温琼与摇了摇头,“便是公主之尊又如何,那些年,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可实在没少受苦,落难凤凰不如鸡,那些在你身居高位时,能对你屈膝谄媚之人,在你落败的时候,大概率就会变成痛踩你的人。”
他说这话时,目光是落在温守悌身上的,显然是在借这件事情,训导儿子。
乔玉言没有说话,心里细细消化着今晚听到的关于当年那场宫闱秘事的细节。
追本溯源,她忽然疑惑问道:“那跟我们现在的处境有关?”
第449章 传国玉玺
乔玉言一句话把话题给拉了回来,温守悌也看向自己的父亲,“是啊爹,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吗?”
“据说,当年元后扶持圣上即位,在先太子出生的那一年,圣上为了表示对元后的情谊,将祖皇帝真正的陵寝所在的地图,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半赠与了元后。”
这才让乔玉言和温守悌震惊。
乔玉言迟疑地问:“所以……地图不见了?”
“你们不知道的是,我大启每一位继承皇位的国君,一生须得两次去拜祭祖皇帝,第一次是去告祭祖皇帝,传承我大启的人选,从祖皇帝的陵寝里,拿出那枚只有象征意义的传国玉玺。
第二次,实在继位一年满,将那枚传国玉玺重新放置回祖皇帝的陵寝,以玉玺养龙脉,也是祖皇帝永享江山的意思。”
窗外的风似乎都静止了,整个书房里落针可闻。
刚刚温琼与提到的那两张画里的地图……
“所以,那枚玉玺,现在还在祖皇帝的陵墓里?”温守悌的声音都有些磕巴了,“如……如果新帝登基,未能去往祖皇帝的陵寝祭拜,那是不是……”
“其实真正有没有祭拜,谁又能说什么,可到底难服民心呐!
更何况,按照我大启开国之初的说法,新帝即位大典的告天祭书上,所盖之印,就是这一枚传国玉玺,也是这枚玉玺的唯一用途。”
乔玉言掩面说不出话来,她甚至想过,温宋乔三家隐藏的秘密,是什么藏宝图,或者是皇室的辛密文件。
可竟然是这么重要的一幅地图!
“那……我那字画里的……”
看她这样紧张的样子,温琼与伸手压了压,似乎是想让她冷静一些,“那只是一部分。”
“所以,这个意思是说,当初咱们三家把那张地图分了?”温守悌这回是真的声音在发抖。
这是什么事儿?!
这是抄家灭族的事情啊!
那可是传国玉玺!
乔玉言转脸看过去,就看到这个长房目前来说最出息的年轻人,此时额头上全是细汗。
他像是受不住了似的,连忙快步走到温琼与的书案前,“爹,这件事非同小可,儿子得到消息,圣上只怕就是这两日的功夫了。
等新帝服孝二十七日之后就是登基大典,咱们时间实在不多了,趁着这个空档联合其他两家,把剩余的地图找出来,送给七皇子,才能化解咱们家的危机啊!”
乔玉言看着他们父子,心里头一时思绪万千。
其实温守悌说得是对的,也是对温宋乔三家来说,最好的选择。
七皇子眼看着就要继位了,这个时候不向他拿出最大的诚意,日后哪里还有日子过呢?